:我在今年秋荻認識的蒙古人策凌乃是自幼從故土塔密爾稱居京師,他直到康熙四十五年娶康熙第十女和碩純愨公主,授和碩額駙,歸牧塔爾密之前,在宮中頗有一群從小玩到大的滿族阿哥夥伴,順承郡王勒克德渾的孫子錫保便是其中之一。
策凌曾在十八阿哥和我面前說過錫保對西洋槍械頗有研究,且語多推崇,只可惜為了錫保去年在私宅研製火藥時意外被人引爆,炸死了自己庶母所生的幼弟一事,雖然調查出來錯不在他,他還是引咎辭去軍中職務,獨剩下宗人府一個輕鬆職務兼在身上,今年更是連以往每年都有他份兒的隨駕秋荻也推辭了不參加,寧願待在京城每日只幹些喝茶嚼蟹、吹笛哼京調、放風箏、揉胡桃、放鷹溜狗、鬥雞鬥草鬥促織的富貴閒事,不過也正因為此,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廢太子、黨爭諸事,他一樣也沒沾著邊兒,反而落了個無是非的好名聲兒。
而秋荻時康熙御賜給十八阿哥兩枝改裝過的西洋連珠短火統,原是因他年紀小,就先交十二阿哥代收,等回京刻上了字再給他,後來十八阿哥病逝,上月在我搬入隨園時,十二阿哥就稟明康熙將這兩枝短火統交到我手上,算是一份紀念,當時十二阿哥也有提到錫保這名字,並說這短火統便是由他改裝製成,若我還想刻字,只能問錫保,萬不可胡亂尋找一般工匠施為,而我託十三阿哥找錫保刻字,十三阿哥說錫保自經大變就絕手不碰火器,我也就將此事放下,但錫保這個名字還是記住了,不料一向只聞其名不見其人,今日卻可得睹真容,我一時好奇,抬首跟著十七阿哥呼叫方向看過去。
從前看亦舒寫的小說,有一句描寫因為我一直不懂所以一直記住,那是寫一個男性角色的出場:一看就知道他是那種長得英俊可是不曉得也不在乎的人。
——什麼叫做“長得英俊可是不曉得也不在乎”的人?
在我看到錫保轉過身朝我們走來的時候,我明白了。
“刀借我用用!”錫保一走近,十七阿哥幾乎是撲上他身,從他腰間奪下一把攥在自己手裡,錫保只看著他,也不阻攔。
不知為何,錫保不過十七、八歲年紀,周圍服侍的太監、宮女等看到他卻都噤若寒蟬,就連這一桌上另外坐著的幾個多羅貝勒的行酒令聲似乎也輕了下來,好像只要是錫保在的地方,氣氛就有微妙變化。
十七阿哥拿的牛角把小刀外觀做工只能稱作精巧,但一拔出來,刃鋒氣寒,雪亮森然,可映鬚眉,端的是把切金斷玉的寶刀,然而十七阿哥手起刀落,拿它來剖橘子,換作別人,不知怎樣心疼寶刀,錫保看在眼裡,一概無動於衷。
十七阿哥跪在椅上將橘子剖開齊整八瓣,先讓了一瓣給我,又向錫保道:“錫保哥,這刀好使,送我吧!”
錫保搖搖頭,不說話。
大約十七阿哥知道他脾氣,一面迴轉刀柄遞還給他,一面賭氣道:“改明兒我贏了你家小么,就要你這把刀!”
錫保聽十七阿哥提到“小么”的名字,展顏一笑:“好。我等著你贏他。”
()免費TXT小說下載
說著,他拒絕了侍從遞上擦刀的絹巾,直接轉過刀面湊在唇邊,手斜斜一拉,一口氣吸去刀上淋漓沾染的橘子汁,唇角還殘留一點餘汁,他突然又做了一個近於孩子氣的動作,自己飛快伸舌舔去,這才回過臉對著我:“玉格格,這橘子很甜,你不吃麼?
我剛要說話,一眼看見十三阿哥正從錫保身後走回來,就沒回答,也沒吃,幫忙把十七阿哥帽子上的翎羽撥正了一下,就起身離座,還沒走到四阿哥那桌,只聽太子那邊起了一陣喧鬧,駐足望了一望,卻是眾人起鬨要太子“綵衣娛親”。
在古代,所謂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儒家講究讀書人博學多才,一切學習只是為了治國平天下,或是為了修身養性,如果用於其他,特別是用於謀生或獲利,就難免讓人鄙夷,比如某個達官貴人懂琴棋書畫、或者把鑽研醫術作為愛好,那麼他是受人稱讚的大才子,但如果一個人是專職從事彈琴繪畫、唱戲行醫,並以此為生的人,那就是下賤的行業了。
不過因康熙喜歡看戲,京城各王府的主要成員,多少能票兩出戏,學戲頗有成就、演技嫻熟、為人稱道的亦不在少數,又趕上這個除夕盛宴,太子要票戲,誰不起勁?一時間,也不管太子答沒答應,眾人已紛紛推舉了許多人選給他配戲,其餘包括皇太后那邊的人在內都伸著頭笑看太子動靜。
太子吃酒吃多了,也是興致高漲,在康熙座前大著嗓門嚷嚷道:“稟告皇阿瑪,兒子票一齣戲絕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