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6部分

站在梯田上,便可望見山下黑黑點點的社員們在田地裡躬耕的背影了。

“秋分糜子寒露谷”,這是一句農業諺語。到寒露時穀子也該收割了。每當這時,村裡的學校便也放秋假了。小尾巴們跟在大人的後邊,高高興興趕著牛群來到地裡。

整個山樑上的莊稼像一面巨幅黃緞子似的,金黃金黃的顏色一眼望不到邊。當微風吹過來時,那黃色的莊稼像一片海洋似的,泛著漣漪,湧著波紋,一浪接著一浪。

人們拿著鐮刀,從地頭一字排開,彎著腰割莊稼。不一會兒,便割出一片空地。空地上堆著一堆一堆的莊稼,老農抓起一把莊稼來,握住頭兒一轉,便做成了“腰子”,像粗粗的麻繩似的。將“腰子”鋪在地上,再將莊稼抱上去,兩頭一拴,便把莊稼緊緊地捆在一起了。

割穀子時,技術要更講究一些。一手先要將幾株穀穗摟在一起,一手才能用鐮刀貼著地皮兒割。其中道理,一是怕熟透的谷籽兒掉在地上,二是怕谷杆兒割得太高,浪費了冬天牲口的草料。

莊稼都割倒成捆後,便綁在了牛背的鞍子上,馱回了村裡。有時為了搶收,怕大風來了刮在地裡,要由年輕人一捆一捆揹回村裡的打麥場上。

有了牛群這運輸隊,可是幫了大忙了。(未完待續。。)

ps: 感謝supeng521書友投的粉紅票!!

第368章 有驚無險

秋季的農活主要圍繞“收、打、貯”三個環節來進行。

姚長海根據這些農活會按照不同作物成熟的程度、地點的遠近、氣候的變化等因素,綜合考慮安排社員們收割任務,看著一清二楚的表格,真是排的還瞞緊湊的。

“滿倉隊長,借一下身上的磨刀石用用。”光彈兒直起身來道,左手捶了捶自己的腰。

“你那破鐮刀該換了,這才割了多久又磨。”姚滿倉說著把掛在腰上的磨刀石扔給了他。

接過磨刀石的光彈兒笑道,“換,這回一定換。我可是眼饞你的新鐮刀好久了。”

用鐮刀割得莊稼主要有穀子、高粱。在莊稼快熟之前姚灣村每家每戶男人們都會把鐮刀拿出來整修一番,長柄鐮、短柄鐮、月牙鐮等鐮刀會根據收割莊稼的不同交替使用。

在去地裡收割之前,新刀頭要用大磨石開刃,如果誰能有一把好鋼刃的鐮刀,會讓同伴羨慕不已,如果是使用舊鐮刀,也要除鏽打磨,保證鋒利,當然,每個人都會再帶一塊小磨石,在割的時候發現刀鈍了時再及時打磨,只有刀快才能出活,只有刀快才能省力氣。

莊稼從地裡收割回來後,便放在村裡最開闊的一片場地裡。地面的黃土早已夯實,光光的像抹了水泥似的。場地周圍堆滿了成捆成捆的莊稼,像壘的一堵一堵的牆。

留下打場的社員們一早便將莊稼一捆一捆搬回空地中央來,撕開捆穀子的“腰子” ;鋪展在場地上。從上午到中午, 紅紅的太陽照射下來。將莊稼曬得熱熱的、乾乾的。

午後,姚長山便從圈裡牽來騾子。套上繩套和石頭做的滾圓碌碡,開始打場了。他拉著韁繩站在場子中間。嘴裡唱著趕牲靈的號子,吆喝著大騾轉著圈兒圈兒。

幾個時辰後,大騾身上已冒出了汗珠,場地上的莊稼也已碾壓成了秸稈。社員們光著膀子,將秸稈用叉子層層叉起,地面便現出了顆顆糧食。

會揚場的一條線,不會揚的一大片。社員們拿著木鍁藉助著風力,將雜質去掉。 這樣循回反覆,便只剩下糧食了。打好的糧食堆成一堆後。時間也已到了黃昏。晚飯後,社員們各家各戶來到場裡,手拿著布袋、笸籮,留下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便開始分糧食了。

新下來的穀子碾成的小米熬成的粥,金黃粘稠香濃,舀一勺小米粥,一粒粒清晰可見的開花小米散落在柔和的粘稠的黃暈中。顫巍巍,誘食慾。吃一口,香濃濃,滑潤潤。清爽爽。

一碗小米粥,看似平常,簡單。但內中卻大有乾坤。懷揣著美好與期盼,把對家人的一份關愛一份心意點點融進水裡。熬進粥裡。一碗平常的粥也會變得與眾不同。

收花生、收芝麻,等到收大秋作物玉米的時候。縣裡公社就來人了,幫著收秋。

今年除了收玉米的一如既往的累,運輸有大鐵牛參與,播玉米粒有手搖式脫粒機,那幾百個脫粒機同時在打麥場的脫粒,嘩啦嘩啦的還真是蔚為壯觀。

收玉米相比以往要輕鬆多了,可是公社馮批修被分到了姚灣村,真是讓姚長海和滕紅纓他們如臨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