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5部分

此給宇文融一個重重教訓的!心思;旁人又何至於敢如此明目張膽?就事論事;我只要一想到將來一著不慎就可能落得宇文融那般結局;就有一種辭官歸隱;再不問世事的衝動。”

然而;不等固安公主規勸;杜士儀便搖了搖頭道:“阿姊不用勸我;我只是那麼想想。就好比你說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歸隱的山野田園風光再好;可盛世之下隱逸固然能夠生活無憂;萬一兵災乍起;倘若手上沒有足夠的力量;那麼只會被人碾為齏粉”

安史之亂殉唐的臣民固然不少;但投靠安祿山的同樣眾多;其中甚至還有張說的兒子;至於幾乎半歸隱而名噪天下的王維;不是同樣被裹挾於亂軍之中;虧得其弟王縉以官職相贖;這才在事後免遭追究?反倒是擁兵自重的薛仁貴之孫薛嵩;至少自己終其一生;日子是過得很滋潤的

固安公主沒有問什麼兵災乍起是怎麼回事。對於杜士儀;她素來有一種超乎尋常的信任。因此在微微點頭之後;她就輕聲問道:“照你這麼說;你是打算繼續謀求外任;積蓄自保之力?可是;不是阿姊潑你涼水;朝中有人好做官;哪怕陛下素來對你器重;可倘若你總是在外;一旦有人進讒言;仍然自身難保。這河山天下是大唐的河山天下;而大唐是陛下一人所有;如你我這般忠心有限的終究是極少數。”

“阿姊”杜士儀見固安公主毫無保留地看著自己;他不禁心頭一暖;一時間將那一盅濃濃的苦茶一飲而盡。良久;他方才開口說道;“阿姊可知道;吏部侍郎李林甫這個人?”

儘管回朝的次數不多;每次留在兩京的時間也並不長;但對於朝中重要人物;固安公主仍然有著相當的瞭解:“是李十郎?他是宗室;由千牛起家;因為靈巧善媚;再加上姻親皆強力;又頗得源相國信賴;所以官途極其順當。宇文融不是還一度薦他為御史中丞;引為同列?”

“沒錯;不但宇文融;而且裴光庭拜相之後;對他也信賴備至;所以他才能那麼快由御史中丞而刑部侍郎;由刑部侍郎而吏部侍郎。”

見固安公主點頭表示瞭解這些;杜士儀便一字一句地說:“我在從代州出發之前;得到長安送來的訊息;說是有人宣揚張九齡暗害宇文融的事。赤畢雖對我如此說過;但茲事體大;沒有查清楚之前;我斷然不會宣揚;所以我思來想去;會做這種事的人;恐怕最大的可能就是李林甫了。”

從來沒有當過外官的李林甫;以及更希望在外為官的他;將來恐怕是一場全新的較量了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九齡

長安修政坊西南隅;有一座並不太起眼的宅邸。宅子的主人張九齡雖在開元初年資歷淺年歲輕的時候;就曾經被天子賞識;頒賜下了這樣一座得以在長安城安居的宅邸;但此後多年官路卻是機遇和風險並存。他先是在前途無限的左拾遺任上得罪了當時的宰相姚崇;於是索性在任滿之後辭官回鄉;而後因為修路有功回朝任右補闕;一路升遷到最為清貴的郎官;又因為張說的賞識以及同姓之誼而官拜中書舍人。

只不過;作為張說一手提攜而又極其器重的人;在此前宇文融掀起的那一場巨大風波中;張九齡也受到了極大牽連;由中書舍人而左遷冀州刺史、洪州都督、桂州都督兼嶺南按察使;一貶就是四年多方才終於回朝任秘書少監。然而;從嶺南千里迢迢一回到長安;他就敏銳地發現;自己的處境並不比當時宇文融整下了張說之後更輕鬆。當政的兩位宰相;裴光庭也好;蕭嵩也好;對他都是冷淡疏遠;而更讓他不寒而慄的是另一種說法。

宇文融之所以會在流巖州途中死在半道上;是被他整死的

這話說得有鼻子有眼;什麼宇文融在半道上生病去廣州休養;結果合理的要求卻被廣州都督耿仁忠駁回;以至於後來大赦令頒佈的時候;宇文融已經死在了半道上。

倘若宇文融還是那個讓天子一怒之下雷霆發作的流人;那麼;對這樣一種說法;張九齡嗤之以鼻後就會不放在心上。可問題在於;宇文融死訊傳到京師之後;天子卻追贈其為台州刺史;由此可見情意猶存。別人不管不顧把這樣一個帽子徑直扣在了他的頭上;再加上臺輔的排擠態度顯而易見;他怎能不驚怒不緊張?

秘書省如今早已經不是什麼實權地方了;甚至連皇家圖書館的職能;都給集賢殿分去了大半;以至於秘書省校書郎不比集賢殿校書郎來得風光。而作為秘書監副手的秘書少監;就更加提不上是什麼實職了。張九齡甫一回京就得知;張說在臨死之前;都在向天子舉薦他為集賢殿學士掌院事;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