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第二節 汪精衛叛國投敵及偽中央政權的建立

一、汪精衛集團叛國投敵

“七·七”事變後,汪精衛的妥協投降主張更加露骨,糾集同夥形成為“低調俱樂部’’,主要成員有周佛海、陶希聖、梅思平、高宗武以及熊式輝等人,經常在周佛海家中策劃對日妥協活動,散佈投降氣氛。周佛海說:“我們當時就無形中以汪先生為中心,醞釀和平運動,”“企圖以外交方式,結束戰爭。”'周佛海:《回憶與前瞻》,1939年7月22日~24日《中華日報》。'

按汪精衛等人看來,中國的抵抗沒有意義,抵抗必敗。汪針對蔣介石的在最後關頭抗戰到底、犧牲到底的說法,散佈:“‘犧牲’兩個字,是嚴酷的,我們自己犧牲。我們並且要全國同胞一齊犧牲”,“我們犧牲完了,我們抵抗之目的也達到了。”'《汪精衛先生抗戰言論集》,獨立出版社,1938年版,第11~12頁。'

周佛海則說:“如果戰爭延長下去,日本當然是愈益困難的,但是日本感覺著痛的時候,中國已會因痛而死了”。'周佛海:《回憶與前瞻》,1939年7月22日~24日《中華日報》。'

汪精衛集團一方面鼓吹抗戰失敗主義,一方面慫恿國民政府當局利用陶德曼調停,儘快接受日方條件,對日停戰。

南京失陷之後,由周佛海、陶希聖等人獻策,向汪精衛、蔣介石建議,建立一個灰色的文化團體來對抗共產黨的思想與文化主張,為蔣、汪接受。

1938年初在武漢正式成立“藝文研究會”,周佛海任總務總幹事,陶希聖任研究總幹事,其宗旨是:“第一,要樹立獨立自主的理論,反對共產黨的籠罩。第二,要造成一個輿論,使政府可戰可和。”'《胡適往來書信選》(中),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397頁。'

總部設漢口,先後還在長沙、廣州、成都、重慶、西安、香港等地設立分會,活動經費每月5萬元,由軍需署支付。“藝文研究會”是低調俱樂部發展後的公開組織,也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