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6部分

“(一)中共軍隊接受政府指揮,歸政府管轄,不準另有其他名目之軍隊。

(二)陝北區域,不得擅設違背中央之特種制度。”'《蔣總統秘錄》第13冊,臺北中央日報譯印,第146頁。' 否則不予中共及其軍隊的合法地位。這種態度令華萊士失望。

隨後,華萊士將中國之行向羅斯福總統作了彙報。他主張國並雙方建立統一戰線,建議美國政府在支援蔣介石的同時,透過各種可能途徑對其施加影響,使其在中國進步人士的指導下,採取能喚起民眾支援、能使中國在作戰方面有新的起色的政策。而美國對華政策應當具有靈活性,以便能在更有希望的中國領導人或集團出現時利用他們。華萊士還估計到,蔣介石沒有治理戰後中國的才能和政治力量,戰後中國的領導人要麼從演進中產生,要麼從革命中產生。現在看來,更可能是從革命中產生。'〔美〕伊·卡恩:《毛澤東的勝利與美國外交官的悲劇》,群眾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頁。'

但是,羅斯福政府援助中國繼續進行有效的抗日戰爭的政策,同蔣介石政府消極抗戰、儲存實力,準備反共的政策發生了很大的矛盾,不僅華萊士訪華未達到預期目的,而且不久又發生了史迪威事件。

史迪威陸軍中將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羅斯福任命為“中國戰區參謀長”而派到中國的。其使命是貫徹執行美國的對華政策,並監督加強中國軍隊對日作戰的“戰鬥效能”。但是,蔣介石要求美國派一名高階官員作參謀長,本來的目的是希望獲得更多美援,裝備他的軍隊,鞏固國民黨的統治地位,消滅共產黨和人民武裝。這樣,圍繞吏迪成的指揮許可權問題、援華物資的分配權問題以及由史迪威統率全部中國軍隊等問題,美國的政策與蔣介石的立場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和衝突。

1942年5月,第一次緬甸戰役失利時,史迪威痛感中國軍隊“劣等裝備”、“軍火不足”、“愚蠢的指揮”及蔣介石的任意干預帶來的不良後果,提出改革國民黨軍隊的計劃,要求撤換國民黨的某些中、高階軍官,並要求美國政府對蔣介石施加壓力。蔣介石除答應對個別軍官進行“撤查”外,對史迪威的要求均未同意,史蔣矛盾加劇。

對於史迪威控制援華物資的分配權,蔣介石一直也是不滿意的。這個問題的矛盾首先在美國空軍調運問題上暴露出來。緬甸失守後,中東局勢又由於德軍的進攻而隨之緊張,美英聯合參謀委員會“不經預告”就把原來支援中國戰區的重轟炸機和運輸機調往埃及助英作戰,削減了對中國戰區的空運噸數和作戰力量。蔣介石對此非常不滿,認為這是“無視中國利益”,質問英美“是否尚以中國戰區為同盟國之戰區”!蔣介石向美國提出三點要求:調派美軍打通滇緬交通線;保證每月空運五千噸援華物資;並要求免除史迪威對租借法案的控制權。對此,羅斯福一方面向蔣介石作了解釋,同時也有條件地作了讓步,答應出兵共同打通中印公路連線滇緬交通線,增加空運援華物資,但仍要保持援華物資的控制權。羅斯福的緩解並沒有消除蔣介石與史迪威之間的矛盾。

隨著戰爭的發展,史迪威對國共兩黨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史迪威早在20年代就在中國工作過。1935至1939年曾任美國駐華使館武官。透過長期的在華觀察,瞭解到國民政府“是個腐敗殘暴的政權”,政治上不民主,軍事上消極抗日,經濟上貪汙腐化,囤積援華物資。而共產黨軍隊雖然裝備不良,但堅決抗日,成績顯著。史迪威等人從抗日大局出發,主張採取聯共方針。

1943年9月6日,史迪威首次提出使用和裝備中共軍隊的建議。為了瞭解中共並與中共建立聯絡,1944年1月15日,史迪威的政治顧問戴維斯擬定了派遣美軍觀察團到延安的計劃。2月4日,史迪威向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報告說,國民黨政府用50萬軍隊在華北圍堵中共軍隊。對中國抗日戰爭有大損害。對此羅斯福頗感憂慮。2月9日,羅斯福致電蔣介石,正式提出派遣美國軍事代表團到延安的要求,遭到蔣的拒絕。3月22日,羅斯福再次致電催促蔣介石。在羅斯福的壓力下,蔣介石不得不於4月22日表示同意,但在具體實施時,卻又以種種理由進行拖延。

1944年夏,在日軍一號作戰的攻勢之下,國民黨戰場出現了大敗退,美國政府擔心影響美軍在太平洋方面作戰的勝利。7月6日,羅斯福電告蔣介石:“中國的情況是那樣危急,如果不立即採取根本的行之有效的挽救辦法,我們的共同事業就會遭到嚴重挫折。”他強調指出,日本的進攻“不但威脅著你的政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