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彭慶中鐵青的臉色,關切的問道。
彭慶中搖了搖頭,嘆息了一聲,重新垂下了手中的新式衝鋒槍。
“咱們這一次殺是殺得痛快了,可回去怕是不好交待了。”這名軍官晃了晃手裡同樣型號的新式衝鋒槍,苦笑了一聲,“咱們這次劫了軍火庫,偷了這許多‘火龍杆子’出來大殺四方,小楊知道了,不氣瘋了才怪。”
“他小楊現在不出兵,我們就用實際行動催促他出兵。我就不信他小楊看了這些,還坐得住。”彭慶中看著周圍的匪兵們的屍體,惡狠狠地說道,“這‘火龍杆子’反正是剛研發出來的新槍,就權當測試好了。”
彭慶中1898年出生於湖南湘潭,幼年只讀過兩年書,因家貧而輟學務農,曾下過煤窯作工,幼時便備嘗艱辛。彭慶中性如烈火,疾惡如仇,15歲時曾參加饑民搶糧,遭官府通緝,遂背井離鄉,1915年入贛軍當兵,入楊朔銘創辦的贛軍夜校學習,以成績優異畢業,成為了一名贛軍後勤軍官。
彭慶中出身下層,關心民間疾苦,常常用自己的軍餉賙濟困難的戰友和窮苦人家,並且在軍中秘密組織了“救貧會”,成為其會長。作為一名出身湖南的軍官,彭慶中一直對家鄉的情況十分關注,在此次湖南陷入前所未有的軍閥戰禍之後,彭慶中從報紙上和湖南籍學生那裡瞭解到發生在家鄉的慘禍,憤激欲死,他先後多次給上峰寫信,要求贛軍出兵助湘省軍民驅除張敬堯和唐天喜,但一直沒有迴音(他畢竟只是一名負責後勤的軍官)。…;
在得知家鄉的戰禍愈演愈烈之後,彭慶中決定不再等待,他秘密聯絡參加“救貧會”的湘籍子弟,暗中組織了一支突擊隊,在一天夜裡盜取了兵工廠裡的大量軍械彈藥之後,潛入湖南,開始了打擊張唐匪軍的行動。
由於在贛軍擔任軍職多年,對於“高科技軍閥”楊朔銘組建的完全不同於中國其它地方部隊的贛軍,彭慶中有著很深的感情。為了不影響贛軍的軍事行動,他沒有打軍械庫裡的裝備的主意,而是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從兵工廠裡偷出了最新研製的剛剛批次生產不久的新式“花機關”衝鋒槍(不是歷史上的德國“花機關”)和相當數量的通用機槍,作為突擊隊的裝備。
“花機關”衝鋒槍是“人和”公司的槍械設計師丁寧設計的一種新式的衝鋒槍,因為槍管具有網狀散熱筒,和德國的mp18式衝鋒槍一樣,也被稱為“花機關”,由於其火力威猛,也被稱為“火龍杆子”,意思是開火象火龍噴火一樣。
在歐洲戰場上的德軍受華軍“五十響連珠盒子炮”的啟發,研製並大量裝備了mp18式衝鋒槍,這種被中國人稱為“花機關”的衝鋒槍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給協約**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受德國衝鋒槍的影響,中國的槍械設計師們也注意到了此前一直作為單兵自衛武器使用的“五十響連珠盒子炮”在戰場上的不足之處,也開始研製真正的衝鋒槍,中國版“花機關”因而應運而生。
中國“花機關”衝鋒槍的外形和德國mp18衝鋒槍有些相似,但有著很大的不同,中國“花機關”的槍形更為結實厚重,也更大一些。該槍全長912毫米,槍管長230毫米,口徑9毫米,重量為4公斤,射速為每分鐘700發,最大射程600米,有效射程160米,採用弧形的50發彈匣,為了方便臥射,彈匣是插在槍的左面的,槍管外有套筒式的散熱管,槍托為木質。
為了最大限度的方便生產,中國“花機關”的製造大量採用了衝壓工藝,結構也儘可能的簡化,除了槍托和扳機座外,其它的關鍵部分的零件都可以直接從標準圓鋼、方鋼材料或管材上下料加工,全槍最複雜的零件是槍管和彈匣,如果預先有這兩個零件,一個熟練的技工可以在一天之內做成一支“花機關”。
中國“花機關”在研製成功後進行了測試,很受贛軍官兵們的好評,因而楊朔銘決定大量裝備,但由於目前的產能有限,而且各兵工廠已經接到了優先生產通用機槍的通知,因而頭一批“花機關”生產出來之後,因為數量僅有300支,因而並沒有馬上裝備到部隊當中。
但誰也沒有想到,一群三湘子弟兵竟然搶先把這些新式衝鋒槍偷了出來,並帶著它們打回了老家。
“等打完了這一仗,我親自去向小楊將軍請罪,所有的事都是我一個人的,和弟兄們沒有關係,要殺要剮隨他的便。”彭慶中不想讓戰友為將來的前途擔心,大聲說道。
“懷華,說這話可就見外了。”聽了彭慶中的話,那位軍官的眼睛竟然有些溼潤,“孃的只要能殺了張敬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