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
曹操憤怒辭官,對朝廷和皇帝絕望,也有對父親犯下貪腐重罪的追悔。曹操十分懷念有橋玄、鄭玄的大學生活,蔡邕任總長的那幾年快樂、充實、積極、忙碌的學習時光。
記得臨回譙郡,去太學門口轉了一圈。蔡邕當年主持刻鑿的石經仍在,只是前來勘誤的學子和士子們不見了蹤影。朝政如此,誰還有心治學?石刻上的灰塵和雨水痕跡,是否在懷念流落江海至今音訊全無的蔡邕?
曹操又站在刻有“帝之輔弼,國之棟樑”的巨石前佇立良久。官場就像宏偉浩蕩的洛陽城,住在城外的人為了能住進城內,努力學習,拉關係走後門。一旦住進城內,才能體會其間種種弊端,又不得不往城外走。
曹操嘆息:別了,我的太學。別了,京都的記憶。
譙東渦河岸邊,曹操端坐在剛修好的新屋內,軒窗投進陽光,卻沒能給他溫暖。三十年人生如同一夢。
身處譙東,心懷憂憤,怎能平靜?
曹操輕輕吟誦張衡的《歸田賦》:遊都邑以永久,無明略以佐時。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決疑。諒天道之微昧,追漁父以同嬉……
難道就像賦中所說的活下去?
仗義疏財敗家子
曹操做官多次,失敗多次,卻“官癮”未減,痴心未改。
他數次前往難民聚集的譙郡城中問禮巷北端的老子祠,那裡曾經是孔子數次向老子請教如何“得道”的地方。如今成為難民聚集地。曹操大概又忘了曹嵩痛心疾首的責罵,決定出手相助。這次可不是跟曹嵩借錢,而是直接將曹嵩和曹騰父子連續接力掙下的家業,拿出去白白送人。
曹操拿出兩千畝地,召集譙郡無產業、無田畝的致貧農民和縣城失業者二百餘戶。將田地分給他們耕種,不收租稅、減免利息、婚喪嫁娶發放撫卹。出資開辦學校、孤殘院。使得老有所養、少有所學。
他一下子拿出兩千畝地,接到曹操從譙郡寄來信件的曹嵩,恨得直在鄒氏和丁蕙面前連罵:敗家子!敗家子!我怎麼生了這麼個敗家子!真是老天報應!他這是白送送得上癮!去拿繩子來,我要上吊!
沒人給他拿繩子。鄒氏怎麼勸慰,都難以讓曹嵩掩飾傷心。雖說人的一生從來就不一帆風順,可曹操帶給他的打擊是否太過多了些?曹嵩不得不無奈地堅信,曹操是他前生的債主,這世找上了門。照這麼下去,等他將來歸天時,恐怕連給他買棺材的錢都不會留下。他本來想給曹操寫一封斷絕父子關係的信,可一想到自己曾經帶給曹操的打擊,突然心懷愧疚,放棄打算。
曹操如此這般,在正妻丁蕙心中形象更糟。至今為止,他不是個好兒子,更不是個好丈夫,絕對不是個好父親。他透過所謂的愛百姓,就是想達到名聲累積。他只愛他自己。
曹操畢竟是歸隱之人,原則上不跟譙郡豪強過不去。可不斷有前來找他訴苦伸冤的窮苦人。曹操即使再冷漠不見,也禁不起窮苦人的哀號懇求。問明情況寫竹簡讓他們去找誰,往往簡到冤解。
再有,譙郡長吏遇到搬不動的大戶犯事,也來找曹操商量。一方父母官,很多地方給予曹操照顧和體諒。曹操再想要隱居,也得幫長官們的忙。
一兩年下來,在曹操的努力下,譙郡境內肅清,民眾祥和。即使有想要作惡的豪強們,也不值得為一些蠅頭小利得罪民眾心目中的靠山。如此一來,曹操雖然想要像蓮藕那樣深埋淤泥之底,必須還要像蓮藕那樣長著葉子在水面撐著,忙碌著。
每天讀書時間也就是早晌飯之前,這樣能幫助曹操書本知識和實際相結合,得到更多更深刻的心得體會。
曹操這段時間的生活經歷,與後來隱居在徐無山的田疇非常相似。曹操對田疇鍾愛有加,數次要嘉獎他。田疇就是不領情,令曹操懊惱不已。還是夏侯惇從中斡旋,曹操才放了他回徐無山,繼續做他的“蓚村令”。
人都是有感情動物,尤其是最下層的老百姓最懂得感恩。他們的報恩點很低,有時候只是一飯之德。
以後的若干年中,曹操還總是記起這段時間的閒居歲月:漁人送來魚蝦,農民送來上好的柴火,那些得到免費土地耕種的人們送來最好的糧食,送各種新鮮的菜蔬、瓜果……他們來了甚至不用打招呼,悄悄地把東西往曹家廚房門口一放就離開。他們對待曹操,像父母對待兒女那般無私和虔誠。
他們對曹操的感激之情都隱含在了一瓜一豆之間。以至於後來曹操起兵,譙郡父老義無反顧地將膝下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