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8年發生了什麼事,讓曹操不得不離開頓丘,徹底丟掉前途,差點送掉全家性命?
心繫國事憂風雨
頓丘的梅雨季節,總是那麼綿長和充滿危險。
黃河大堤雖然去年已經加固,不知道能不能扛過今年的雨季?
當時沒有天氣預報。古人登樓望氣,也只能預測半天之內的天氣,看到目所窮極之處。
曹操和隨從人員看守大壩,幾百位農人都穿著蓑衣分散立在大堤上,由於風雨如注,相互間聲音傳得不遠,如果哪裡發生險情,趕緊敲鑼報警,其他人趕往決堤地點,保證堤內千頃良田不受水患。
曹操極目堤內,小麥已經快要成熟,黃綠相間的麥田像一塊塊厚厚的氈墊,鋪滿黃河沿岸。這可都是農人的希望,歷史上無數次被奪去糧食和田地的農民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過去是百姓自己的事,如今曹操在,就是曹操的事。保護良田,責無旁貸!
曹操仰頭看天,天上雨絲如線,落在曹操的臉上、蓑衣上。曹操感慨:老子云“天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哎,吾非聖人,乃頓丘之長……
曹操還在胡思亂想,突然岸東鑼聲緊急,曹操和所有人聽到鑼聲不用號召,一起奔赴決堤處。
黃河水順著決堤口奔瀉而下,草包帶子灌著泥土推進決口,很快便被河水沖走。雖時值仲春,寒雨早已淋溼所有人的衣裳,凍得牙齒直打顫。
曹操喊道:快!手臂相連,跳進水中!
農人和差人紛紛手臂相勾連,迅速入水。
岸上農民趕緊扛草包帶子拋入曹操他們搭建的人牆上游。
水越來越急,決堤繼續,泥土坍塌。
迅速集聚的幾百個農民見曹縣令站在水中,都主動跳入決口。
曹操聲嘶力竭地喊:快!朝我拋!
經過兩個多時辰的奮戰,水魔依舊按照原來的航道,向東奔去。
決口擋住,曹操等所有人才撤出決口,滿身泥水爬上岸,累得癱坐在地,吩咐眾人繼續加固河堤。
由於抗洪救險得力,今年也許是黃河水小年,總算保住堤壩內三千多頃良田,頓丘民眾喜獲豐收!
百姓拿到了自己的土地,又獲得了豐收。富人們也顯得本分,械鬥、鬧事等社會問題不治自解,整個頓丘社會面貌得到基本改變。
而曹操並沒有空閒,他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曹操要多建幾所學校,讓教育不再是富人的專利,使得更多窮人有條件進入學校讀書。
孔子說過:要立志於“道”,要嚴格操守德行,還要有一顆仁愛之心。曹操遵循聖人遺訓,憐憫那些孤老無依的窮人,每當看到他們,他就在想,他這樣的官家子弟在洛陽過的錦衣玉食、胡作非為不求上進的生活。那些平常百姓是勞苦大眾,至少應該吃飽穿暖有屋子住,不怕風雨,不懼嚴寒,這才是人類跟野獸的區別。這是官員的責任,自己穿暖了,也應該想到在你的治內,還有老百姓在挨餓受凍。
遠離洛陽,他反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思考朝中諸事。比如猶在昨日的“黨錮之禍”,對全國各階層的傷害影響深遠。
小小的頓丘就有三十多學子和士子被誅殺,至今還有十幾位遭到禁錮的“黨人”。
他記得梁衡的教誨,希望儘可能幫助士子們。在他的公文中,詳細記錄這些人的住址、所投何門、所連何人等一切情況。以遍訪民情的名義接觸過他們,從被禁士人那裡得到更多對世事的絕望和對人生前途的黯淡。
頓丘如此,全國何嘗不是如此?
大漢江山將要往何處去?
難道真的讓太監們一權永繼?
失去民心的朝廷,將會成為民心的拖累,如果有一天民眾無法生存,就會團結起來推翻它、打碎它。如果繼續下去,這種可能性只在早晚,皇帝他知道這樣下去對大漢江山有多危險嗎?
可問題是,如今群臣舞弊,官員貪贓,導致皇帝賞有罪,伐有功,剝奪有德。
朝綱已亂,再不思悔改,將會如同黃河之決堤。若不防患於未然,一旦險情發生,後悔晚矣。心懷憂憤的小小縣令“曹青天”,如何又犯下過錯,惹得曹嵩飛書頓丘?
耿臣之報國方式
曹操打破僵局,啟用五六名遭禁士子,在學校任職。
一時間到曹操這裡來求點事做的人絡繹不絕。
曹操如今身處縣令,當初求官的情景在他門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