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章 華夏大學,目標,星辰大海,勝訴!(八千字大章)

己大學的學生,不說全部都進入到他的公司之中,只要能有三分之一進入他的公司,他就很滿足了。

但他更相信,自己公司的福利待遇,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的。

這方面,他是有信心的。

“這麼著急嗎?”

“不著急不行呀,工業園區也需要很多人才的,高階的人才就先不說了,等到電腦和手機廠建成以後,光是一般的技能工就需要數萬人,而等到所有的工廠都建成以後,這個數字恐怕要擴大十倍,現在不準備,以後需要的時候再去準備就晚了。”

秦天需要的可不僅只是理工類的人才,農學,醫學類的他同樣需要。

別忘了那本記載了上千個古藥方的中醫書籍,秦天可是準備要讓它們變現的,而這無疑需要很多醫學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中醫方面的。

天苒公司缺人才也是事實,不然的話,這一次秦天也不會讓吳啟剛藉助禁售這件事讓公司出名了。

讓公司出名就是為了方便招收那些真正有才華的高階人才。

未來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

天苒有限公司本身就比世界上那些老牌知名的科技公司起步晚,現在再不奮起直追的話,以後恐怕差距會越拉越大。

像西方那些常青藤名校,哪一個的背後沒有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支援。

這些企業為什麼要支援這些名校,還不是為了這些學校的優秀學生。

能考上常青藤名校的學生本身就很優秀,把這些學生納入自己的企業,那麼企業的發展以後會越來越好。

前世的時候,有一句是這麼說的。

所有的五百強企業都告訴伱學歷不重要,但是它們招人的時候卻只去那些重點的高校。

“把你對學校的規劃先簡單的說一下,我聽聽。”

“學校會以理工學科為主,農學,醫學等專業也有,但像什麼藝術類的專業,前期是暫時不會開設,或許以後有可能吧。”

“有關學校的面積自然是越大越好,我計劃的是三萬畝,當然一開始肯定是用不到這麼大的,但得為以後的擴建預留出足夠多的土地。學校建成以後,在校本科生不低於六萬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低於兩萬人,各類教職工人員不少於八千人,有關學校的投資,目前是一百億美元,後期不夠可以再加,上不封頂。”

......

林林總總的,秦天把自己關於學校的一些想法告訴了周寶坤。

秦天說完以後,周寶坤是真的被他給驚呆住了。

佔地面積三萬畝,本科院校,在校學生不低於八萬人,投資最少一百億美元。

這也就是秦天,要是換個其他人說,周寶坤早就讓他出去了。

也真敢想呀。

三萬畝的佔地面積,這比清華北大加在一起面積還要大,這兩所大學加在一起也才不過一萬畝多點。

秦天一開口就是三萬畝,是兩所大學加在一起的三倍還多。

再說在校人數,清華北大兩所學校加在一起也沒有八萬的一半多吧。

還有投資建校的資金,一百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過了600億,這可是1999年的六百億人民幣。

這麼多的錢,建一所大學絕對足夠用了。

而且這一百億美元只是建學校所需要的錢,後續學校建成以後的其它開支是另算的。

周寶坤仔細想了想,建一所大學所面臨的政策,資金和師資這些問題,好像就剩下一個師資了。

不過師資問題在充足的教育經費面前,那還是問題嗎?

反正周寶坤不覺得這是問題。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所大學不正是他所希望的嗎?

這所大學招生的人數越多越好,這樣也能給豫省培養更多的人才。

周寶坤看的很清楚,以後華夏各省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一個省要想發展的更快,更好,人才是絕對不能少的。

你這個省留不住人才,怎麼可能快速的發展起來,怎麼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呢。

一旦形成了惡性迴圈,你這個省發展的只會越來越慢,與其它省的差距也只會越來越大。

如果秦天知道此刻周寶坤內心的想法的話,絕對會對他豎起大拇指的。

因為他想的一點都沒有錯。

前世的時候,華夏各個省份,甚至各個城市為了搶奪人才,那真是用盡了辦法。

人才獎金,住房補貼,買房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