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傑德認為兩個人之間沒啥好比較的,僅僅是歲數上大衛格芬就大了傑德22歲,幾乎都可以喊叔叔了。不過傑德也不會貿然拒絕另外一個好萊塢富豪的邀請,別吩咐自己的秘書去和對方約時間。很快,大衛格芬就表示如果方便的話,將邀請傑德今晚去他家共進晚餐。
儘管這個去格芬家共進晚餐聽上去有些曖昧,不過大衛格芬的家也在比弗利山莊,說起來算是傑德的鄰居,因此傑德只是覺得有些好奇之外就沒放在心上了。傑德好奇的是,就算是一般朋友也不會第一次就邀請上自己家吃飯的。不過大衛格芬在娛樂圈也是以灑脫和不羈聞名,所以傑德也沒有去考慮背後的深意了。在和賈非交流過有關《阿波羅十三號》的籌拍事宜之後,傑德便從伯班克趕回了比弗利山莊。
大衛格芬在比弗利的家和傑德的家完全是兩種裝修風格,傑德的家帶有新英格蘭清教徒的風格,而大衛格芬則完全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奢華和張揚。不出傑德的所料,傑德的車駛進大衛格芬家的時候,無數道閃光燈亮了起來,不愧是好萊塢被蹲守最多的住宅之一。等傑德進了格芬的家才知道這位大叔有多愛張揚,他不僅從四季酒店請來專門的廚師班子負責晚餐,更是安排了一個絃樂四重奏做伴奏。傑德頓時有種很錯愕的感覺,而格芬的熱情更是讓傑德有些不知所錯。
“這是太難碰到你了,我親愛的傑德。”大衛格芬給了傑德一個大大的擁抱。
格芬也是猶太人,因此天生對傑德這個晚輩頗有善意。他和斯皮爾伯格對傑德的欣賞不一樣,斯皮爾伯格欣賞的是傑德的藝術才華,而格芬欣賞的則是他的商業天分。雖然格芬也是娛樂圈人士,但是他在娛樂圈純屬玩票,投資的唱片公司純粹是為了自己喜歡的音樂人發唱片而已。但是傑德不得不佩服的是,眼前這位大叔格式帶領了美國兩個世代的音樂流行潮。
格芬在1970年創立了“精神病院唱片公司”(Asylum Records)就是發行重金屬搖滾唱片公司,捧紅了老鷹樂隊、鮑勃迪倫和喬尼米歇爾等一眾分主流歌手。等他玩膩了,立刻將公司轉手就賣給了華納音樂公司。然後不甘寂寞的格芬在1980年又創立了“格芬唱片公司”(Geffen Records),這是一家綜合性音樂唱片公司,捧紅了雪兒、槍炮玫瑰、涅槃樂隊等一眾美國搖滾樂隊,同時也將英國的約翰列儂和艾爾頓約翰引進到美國。然後大叔再度厭倦之後,又將這家唱片公司出售。
到了1990年,這位大叔第三次重出江湖,創立了“DGC唱片公司”。傑德看到大衛格芬這樣折騰都有些蛋疼了,每隔十年建立一個新唱片公司,捧紅一票歌手就在巔峰時期出售公司,如此這般迴圈下去。不過格芬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只賣唱片公司,卻從不賣旗下歌手的唱片版權,因此大衛格芬手上的版權庫幾乎就成了美國七八十年搖滾黃金時代的大百科全書了,每年坐享版權收益就足夠讓不少音樂人羨慕嫉妒恨了。
“格芬先生,正式承蒙您的款待。”傑德的晚餐吃得相當剋制。用晚餐之後,自然是想主人家致謝的時候。“不過,您邀請我來應該不僅僅是共同吃一餐飯吧?”
“當然不是進一餐飯。”大衛格芬微笑著說,“難怪斯蒂芬說你是個直性子,喜歡直來直去。雖然這樣的性格在商場上不一定討喜,但是我很喜歡這樣的性格。我找你來的確是打算和你談一筆生意,在商言商還是直爽點好。我想建立一家流行唱片公司,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加入?人員方面你不用著急,我手上有專業的音樂團隊,無論是製作還是發行都沒有問題。我只是對流行音樂市場不夠熟悉,所以我想借助你的眼光來挖掘幾個新人。”
傑德有些哭笑不得,自己的確能指點大衛格芬去挖掘新人,可問題在於這個時候算是美國唱片歌手的青黃不接年代。老歌手依然是強勢,新歌手還沒有出來。麥當娜、惠特尼休斯頓、席琳迪翁和瑪麗亞凱莉這四大天后依然是流行女歌手的指標人物,而新生代天后的布蘭妮、克莉絲汀阿奎萊拉和潔西卡辛普森紛紛在1999年才成名。傑德可不認為格芬能讓他的唱片公司寂寞好幾年。最重要的是,傑德在想這些歌手名字的時候,赫然發現這些歌手不是現在就是未來會陸續假如到索尼音樂娛樂集團去。索尼在娛樂產業主要是三大公司,索尼音樂娛樂集團(先後兼併了RCA、BMG等大型音樂公司)、索尼電影娛樂集團(先後吞併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和三星電影公司)和索尼電腦娛樂集團。儘管傑德很像去拆索尼的臺,但不得不承認日本人已經悄悄將索尼變成了縱橫國際的超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