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0部分

地說起了正事,卻是太子和光王鄂王聚在一塊誹謗君上。這一年年初,所有皇子再次換了個名字,太子李鴻改名為李瑛,壽王李清則是改名為李瑁,對於最年長的太子而言,改名字已經是開元以來的第三次了,即便每個人都不可能高興,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李隆基乃是君父,他們大抵都只能乖乖接受,而楊洄稟奏的就是這一點。

若是平日,武惠妃怎麼也會立刻設法捅到李隆基面前,可此刻她只覺得意興闌珊。而楊洄敏銳地看出了這一點,自然想起了如今朝野內外的傳言。

於是,他眼珠子一轉便低聲說道:“阿孃,陛下福壽綿長,這是臣民歡欣的好事,只有別有用心者方才會心中耿耿,例如那位郎君。咱們大唐的太子素來不易為,他熬油似的熬了二十年,安知不會盼著某一天?只要讓其表現出那種激憤來,則東宮轉瞬便會易主!”

這楊洄果然大膽!

武惠妃倒吸一口涼氣,繼而不禁怦然心動。等到她屏退了楊洄,復又召來追隨了她一輩子的瑤光,低聲說出了楊洄的計策時,後者猶豫許久,這才低聲說道:“聽說,昨晚上千秋節之夜,陛下夢到那兩隻白鸚鵡開口說話了,而且也是斷言聖壽綿長。”

“竟有此事!”想到那個突然死遁的神異道士張果老,武惠妃不敢不信這種靈異之說,眉頭頓時皺成了一個死結。而這時候,瑤光想到近日自己一位遠親進京投奔她時,偶爾露出的一句話,她不禁想了又想,最終低低說出了一番話。

“惠妃,我說一句大不敬的話。當初中宗那位節愍太子奮起謀逆,若真的和中宗皇帝同歸於盡的話,興許後來韋庶人反而能站得住腳了,那時候誰還能指她謀害中宗皇帝?”

“噤聲!”武惠妃立刻讓瑤光閉嘴。然而,話語戛然而止,她的心裡卻不禁滿是那種大逆不道的念頭。

如果……只是如果……李隆基能夠和太子李瑛乃至於那討厭的鄂王光王同歸於盡的話,內有李林甫,她何愁大事不成?至於外頭的邊臣,只要有一兩人首先響應奉詔,誰會節外生枝?至不濟,就算李瑛失敗了,東宮之位也就能順理成章騰出來了!

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

洛陽宮花光院,近日因太子李瑛得子,光王鄂王入宮一塊慶賀,唐昌公主駙馬薛鏽亦是進宮了好幾回。儘管這已經不是太子李瑛的第一個兒子了,而李隆基的皇孫也有好幾十個,正忙於自己過千秋節的他對此完全不上心,但李瑛本人卻對此興致很高。就在千秋節這三天節日的最後一日給幼子李佑慶了滿月之後,送走了那些前來道賀的兄弟,他便留下了妻兄薛鏽,兩人再次小酌了幾杯。

門外都有薛氏的心腹把守,兩人說話便沒那麼多顧忌。對於杜士儀所獻寶鏡引起的波瀾,他們在宮內宮外都看到了反應,心情和某些人竟也是完全相同。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初獲封太子時那種萬千寵愛於一生的經歷,李瑛已經不太記得了,而這些年的冷遇和驚惶卻銘記於心。尤其是那次被近侍出賣,李隆基一怒之下召來杜士儀,險些廢了他這個太子的往事,更是他每次午夜驚醒時最戰慄的夢魘。

此刻一連灌下了三杯酒,李瑛便對薛鏽苦笑道:“你知道我這些年最盼望的是什麼?說一句大逆不道的話,我最盼望的就是阿爺和我那些叔父一樣,突然暴病就這麼撒手人寰,如此我這個當兒子的就終於不用這麼忍氣吞聲了!我知道這是不忠不孝,可阿爺這些年來是怎麼對我的,別人不清楚,你應該清楚!楊洄常常到我這裡來廝混,我會不知道他是為了什麼?哼,不就是因為我礙了十八郎的路,他給惠妃當探子來了!”

薛鏽已經習慣李瑛這樣的抱怨了。此時此刻,他輕輕吸了一口氣,這才低聲說道:“郎君,前一陣子我不是說過,因為有人通風報信,故而宮門盤查的時候,沒查出郎君讓我帶給趙家人的一封信?這次有人又向我這裡遞了一句話,我當初以為是無稽之談,可現如今看到宮中這般波詭雲譎,實在是不敢不告知。捎話的人說,日後倘若有一天,惠妃以各種莫名藉口單獨相召郎君,或是不相干的人以宮中有盜賊之類的藉口唆使郎君去救駕,抑或者甚至假傳陛下之命,還請郎君千萬要小心應付!”

此話一出,李瑛不禁無比錯愕:“我和惠妃已經是勢不兩立,豈會再聽她的,至於假傳阿爺之命,我也總能夠分辨。再說什麼宮禁有盜賊救駕之類的藉口,那也著實太蹩腳了……等等!”

他一下子怔在那兒,臉色掙扎思量許久,最後方才和薛鏽對視了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眼神中看出了某種意圖。武惠妃想要廢立東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