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之前那個諷刺葉垂的五萬字的長貼不同,這個帖子很短,只有幾百字而已——
“以前一直都沒有怎麼關注過網路上討論的重點,但最近關於叉教授的新聞吵得太熱,所以不得不關注了一些,有些話我想我不得不說一說了。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名普通的公司白領,不算太狂熱的遊戲迷,但很喜歡連連看,消消看這些小遊戲。最近叉教授釋出的仙劍奇俠傳我因為感興趣就買來玩了玩,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
我只能說這實在是一部精彩好玩並且感人的好遊戲,網上那些關於仙劍奇俠傳不好玩的新聞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實在不明白,不怕你們笑話,從開始玩仙劍開始,我已經足足一個星期沒有出門了,我不是宅女,平時最喜歡出去旅遊,可這款仙劍卻又這樣的魅力。
而且你們知道嗎,為了這款遊戲的結局,我足足哭了七次!
總之一句話,這是一款精彩的遊戲,是一款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遊戲。
那些曾經迷戀叉教授的人,為什麼你們不再給他一次機會?
相信我,叉教授肯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這片帖子的內容並不長,也沒有什麼令人感興趣的爆料。
然而,大約就是因為帖子中那些言語充滿了誠摯的感覺,所以無數人紛紛被感動了,這些話語彷彿喚醒了大家對於叉教授原本的狂熱。
這個帖子只是一個起點。隨著這名齊薇的白領寫出這些感言,越來越多的其他玩家也紛紛針對仙劍奇俠傳進行了表態。
一款好的遊戲,它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能夠吸引到玩家。就是擁有這種魅力,只不過有時候它的魅力被發現需要一段時間發酵而已。
一個星期內仙劍的銷售突破了三十萬,說明至少有三十萬人買到了這款遊戲,玩到了這款遊戲。
三十萬人玩到了這個遊戲,多少人會喜歡上這個遊戲?
在一個遊戲匱乏的年代裡,仙劍這樣的經典之作,任何一個玩過的人都能感覺到它的動人之處,這三十萬人中,至少有二十五萬人立刻就喜歡上了仙劍奇俠傳的世界!
而當這些人紛紛意識到這是一款出色的遊戲時,那帶來的反饋將會是恐怖無比的。
齊薇的留言就彷彿是在乾燥的原野上點燃起了一把火焰。轉瞬間就形成了一種燎原之勢,跟倒叉派相對的,一股“挺叉派”強勢崛起了起來。
“真不知道先前諷刺仙劍不好玩的人都是怎麼想的,如果這樣的遊戲都不算是好玩,那還有什麼遊戲是好玩的?”
“我看那些說這款遊戲不好玩的。恐怕都是被人找來的水軍噴子吧?”
“仙劍奇俠傳是一款絕對好玩的遊戲,我喜歡李逍遙,喜歡裡面的趙靈兒,還有林月如……讓我唯一對叉教授感覺到有些氣憤的是,為什麼他要讓趙靈兒在最後死去?為什麼!!!”
“樓上的你out了,這款遊戲是雙結局,在有一個結局中趙靈兒是不會死去的。”
“什麼?你說的是真的?臥槽。要怎麼出現靈兒未死的結局快點告訴我!”
“你們都錯了,仙劍奇俠傳原來還有第三個結局,我已經玩出第三個結局了!”
……
原版的仙劍自然只有一個結局,不過在後來重新出版的柔情版中,又新增了兩個其他的結局,葉垂現在重新制作這款遊戲。自然是將另外兩款結局也都新增了進去的。
三款結局中,兩款中趙靈兒是死去的,另外一款則是趙靈兒活下來,林月如卻已經死去。
總之,每一種都讓玩家感覺到了悽美的劍俠傳奇。充滿了蕩氣迴腸。
網路上倒叉派的言論沸沸揚揚,挺叉派卻也慢慢的佔據了言論的一席之地,正如葉垂之前所設想的一樣,他沒有做任何回應,而是完全依靠仙劍奇俠傳的優良品質,逐漸的扳回一城。
遊戲商城中任何出售的遊戲都會有一個評分,仙劍奇俠傳在水軍的操縱下,評分直接被刷到了3分,這個分數簡直慘不忍睹,可一個星期後這個分數開始慢慢的這個分數卻漲了起來,四分,五分,六分……
遊戲上架後首周的銷量是最多的,之後會逐漸減少,甚至通常情況下首周的銷量就已經佔到了總銷量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
按照這個公式,仙劍奇俠傳的銷量不會超過百萬部。
可仙劍奇俠傳顯然是一次例外,從第二個星期開始,仙劍奇俠傳的銷量就開始了神奇的逆增長,這種增長的幅度,就算是以往在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