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輕聲咳嗽了一聲,這才抬眼望向劉琮說道:“將軍想先易後難還是想難而後易?”
劉琮心中一動,對賈詡說道:“先生但請直言。”
“所謂先易後難,無非先並西川,再下江東,兩者皆平,後圖中原。”賈詡說道:“益州劉璋闇弱,才非人雄。據聞此時州內大將作亂,蜀地不平,當可計謀。吞併西川之後,再轉而東進,以益州之民豐輸送糧草,以荊州水軍順流而下。待蕩平江東之後,兵分兩路,自南陽出大軍北伐許都,自江東出偏師攻伐徐、揚。然孫策驍勇,江東兩世之基,比之益州更為難下。至於北上而攻,則難上加難。”
“那麼難而後易,就是順序相反?”劉琮蹙眉問道。
賈詡微微點頭,說道:“先下江東,則可得其精兵,收其財富,不虞相攻。彼時揚州既定,益州亦不難克,相機再奪漢中,則可由關中而出。中原之地,將無以為憑也。”
其實無論是江東還是益州,甚至是關中漢中,早晚都是要拿下的,但是先後順序的確影響很大。平心而論,劉琮更願意先難後易。在他看來,不把江東解決掉,始終是心腹大患。至於袁紹和曹操,最好是能夠相持下去,互相削弱。
所謂謀定而後動,三國在後世一直保持著相當的熱度,不是沒有原因的。作為繼春秋戰國之後中國的第二個歷史大動盪時期,縱橫捭闔的你爭我奪,翻雲覆雨的聯盟拆解,變化莫測的戰略重組,戰亂蹂躪下的民生困頓,似乎進入了歷史的輪迴。
與春秋戰國不同的是,兩漢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