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別;就更加具有解釋能力——可以用來說明:為什麼在義務教育基本成為制度,各類知識資訊層出不窮,而且媒介資訊如此普及的今天;知識溝的差距卻日漸增加?

原因只有一個:對於某些階層來說,讀書是終生的媒介接觸行為;而對於另一個階層卻不是。

在研究中國中產階層的書刊閱讀主題時,我們所發現的知識溝問題的價值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它對當下中國階層形成和流動的解釋力量,在於它指出了一個本來應該顯而易見、但事實上卻極為隱蔽的趨勢:是知識本身,在改變階層的命運。

txt小說上傳分享

電視疏離與網路依賴(1)

電視疏離與網路依賴:中產階層的媒介特徵

改革前的中國只有一家電視臺;而據《中國廣播電視年鑑(2002年)》統計,截至2001年底,全國共有電視臺357座,承載著2194套節目的製作和播出。其中國家級電視臺有中央電視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每個省、自治區或直轄市、每個地級或以上城市基本都有至少一座電視臺。除此之外,在全國2083個縣(縣級市)中還有1262座廣播電視臺,即60%的縣有一個廣播電視臺(其中絕大多數為轉播或差轉檯,只承擔播出功能,沒有自辦頻道的許可和能力)。在上星電視方面,除了中央臺的12套節目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的2套節目上星外,我國大陸所有的省、自治區或直轄市都有一套節目上星,內蒙古、西藏和新疆的上星節目還不止一套。謝耘耕、周紅豐:《中國電視新聞競爭報告》,《視聽界》2005年第1期。而據《2002年電視收視情況調查》,截至2002年9月,我國4歲以上電視觀眾為11�15億,佔全國4歲以上人口的93�9%。每天人均看電視174分鐘,57�7%觀眾透過有線電視網路收看,全國平均可看16套節目,城鎮24套,農村11套。袁方:《透視2005年電視媒體格局》,央視國際網站(�cctv�); 2004年9月28日10:42。

按照通常的觀點,電視是中國受眾最為歡迎、同時也是接觸最為密切的媒體。

然而,從“中國中產階層調查”的結果來看,就中產階層人群而言,他們對於電視的態度遠比非中產階層顯得疏離。更意味深長的一個結論是:電視儘管也是中產階層密切接觸的媒體,但是卻可能不是他們所依賴的媒體。

無差別人群獲知新聞的渠道

關於平常獲知新聞的主要渠道,透過統計分析看出,在無差別的受調查人群中,透過電視、報紙、網路獲得資訊的人最多,分別佔到42�04%、37�18%和12�89%。

電視和報紙的比例相當,兩項合計佔到80%以上,成為受眾媒介依賴的主要力量。

網路雖然是蓬勃發展的新興媒體,但是在無差別的調查中,這裡並沒有顯示其特殊的統計意義(其資料僅僅相當於全國網民統計指標)。

表5…21無差別人群獲知新聞的渠道(最多選三項)單位:次,%獲得新聞的渠道人次百分比(%)獲得新聞的渠道人次百分比(%)報紙113137�18廣播1434�70刊物401�31面談110�36電視127942�04通知、宣傳品、佈告、廣告牌等40�13網路39212�89其他200�66手機簡訊180�60合計(人次)3042100電話40�13合計(人數) 1519

中國出版科研所主持的“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 “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是新聞出版總署批准、中國出版研究所組織實施的調查工程,其目的在於透過持續的抽樣調查,瞭解我國國民閱讀的發展趨勢和文化消費現狀。此前,該調查最初於1999年和2001年開展過兩次。2003年底進行的第三次調查由專業調查機構執行,在全國20個地區的城市和農村,以入戶調查的方式進行,獲得了6000多個樣本和300萬組資料,並對北京、上海、瀋陽、武漢、廣州、成都、西安、福州、鄭州和昆明等十大城市的讀者閱讀與購買行為做了專題研究。本文相關資料引自邢宇皓《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調查顯示——公眾閱讀率持續走低》,《光明日報》2004年12月4日。也顯示,追蹤調查的5年期間(1998~2003年),高居中國民眾媒體接觸率前兩位的一直是電視和報紙。

表5…222003年我國國民對各類媒體的平均接觸率及其排序(N=8330)單位:%媒 介 名 稱接觸率排序媒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