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伯父的恩德,從大哥出身起,就將大哥抱給了伯父為子。
民國24年,江口縣以蒲河為界,爆發了軍閥混戰,父親利用社會的混亂,在江口縣太平街,打出了“魏團長”的旗號,招慕了一些散兵由勇,搞了幾桿槍,自立為王,開始混跡於社會。
安嶽苗家派出抓捕他們的家丁也曾追到了江口縣,看父親是團長,有兵有槍,不敢冒犯,回去彙報,苗家知魏輝已是團長,認為有出息,也就預設了這門親事,以後還常有來往。
抗日戰爭爆發,蔣介石在成都開辦蔣武學堂,父親因毛筆字寫得好,受聘在學堂當文書。
當時在學堂受訓的,有位山西省副省長,名叫吳逆祥,他非常賞識我父親的才華,在他畢業時,山西淪陷,被派往四川川北地區任行署專員,他聘父親為秘書。
父親從此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參加了國民黨,曾擔任過修建鳳凰機場的民工大隊長,臺縣糧政科長,代縣長,地區行署秘書長等職。
聽伯父講,父親為人厚道、大公無私、從不貪贓枉法,在任縣長期間被百姓頌稱為魏菩薩,抗日戰爭剛勝利,他被派往南京受訓,軍隊職務準備授予少將軍銜,行至重慶,突然接到祖父病危的通知,趕回成都燈籠街,祖父病逝,安葬於成都鳳凰山。
父親因誤期而未赴南京,失去了一次提升的機會,當時父親才36歲左右,正年輕有為。
父親恩師吳逆祥要回山西原籍,希望父親同他一道去山西,但父親因兒女重多(八個孩子,死去一個老二,還有七個),念故土,沒有前往。
吳逆祥依依不捨與父親握別,並寫推薦信給四川省政府,希望省政府重新安排父親職務(父親因派往南京受訓,原職務已另有其人)。
抗戰勝利後,時局混亂,各地拉幫結派,父親失去仕途上的靠山,只能是任人宰割了。
在成都省政府候職三、四個月,都沒有適當的職務安排,因無處拿薪,自己又無結蓄(父親當官,一生清廉),全家十多口人要吃飯,聽母親說:
“當時急得父親像熱鍋上的螞蟻,每天都往省政府跑。”
後來聽說祖山縣有一稅捐處(科級),處長職務空缺,問我父親願不願意去,父親當時是毫不猶豫地去了。
過了兩年,祖山解放。
解放前祖山縣縣長跑到臺灣去了,當時父親也可以去,可能是家庭負擔太重,無錢逃離,還是其它什麼原因(我家有愚忠、執著、臨危不懼的特點)選擇了留任,被指派為祖山地區###救國軍的總負責人。
父親感到國民黨大事已去,或是為了輕裝救國,決定把我們舉家連夜用黃包車送往成都(當時未通汽車),在成都受到我九姨夫的接待,然來我們到江口縣太平街董家院子安了家。
父親將全家安頓好,匆忙返回祖山,祖山已經解放,稅捐處改為稅務科,父親好像屬自動投誠,被留用,51年送去勞改(43歲),53年刑滿回家,61年病逝〔53歲〕。
父親在江口縣安頓我家時,曾有父親祖山時的好友董某〔江口縣人〕來家,請父親去成都為共產黨工作,被父親拒絕。董屬地下黨,在祖山時曾任祖山縣法院院長,跟父親相交甚厚,父親當時就知道董是地下黨,但從未揭發,董非常敬重父親的人品,曾動員父親加入共產黨,被父親碗言謝絕,臨解放又動員父親為共產黨辦事,也被拒絕,可見父親的愚忠和天性上的固執。
董解放後任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庭長,57年被打成右派,以後如何?不知道!
我在家排行老七,有大哥魏朝綱;二哥幼時夭亡;三哥魏朝才;四哥魏朝興;大姐魏朝瓊;二姐魏朝英;大弟魏朝榮;麼弟魏朝春。
出身在臺縣袁家花園,是抗戰勝利前一年,1944年生。
我現在只能回憶起,在祖山時的一些情景。
小時我比較胖,很受父母寵愛,秋冬愛穿一身黑尼子中短長大衣,雙排扣的,一雙黑得發亮的小皮鞋,頭髮打有髮油,梳成小分頭,喜歡埋著頭,好像很有心事或思考什麼問題。
父親外出去拜見朋友,總是要帶我去。
記得有次,要過岷江去拜會客人。
父親身材高大,穿著考究。
那天他穿了一身灰黑色、質地很好的長衫,頭帶禮帽,腳登一雙褐黃的皮鞋,胖胖的,昂頭挺胸,很有精神。
他一隻手牽著我,一手扶著文明棒(手杖),直直地立在船頭上,眼睛凝望著前方。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