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晴並沒有附和慕子儒的感慨,而是問慕子儒:“除此之外,有沒有青禾的訊息?”
慕子儒聞言搖了搖頭,說是京兆尹衙門的人只在那座禪院裡發現了神態安詳地躺在血淋淋的床上的成亦影,除此之外並未見到其他人……
而在發現成亦影薨逝於臥佛寺的時候,嶽瞿極就先差人下山上報了成亦影的死訊,同時還問宮中該如何安置成亦影的棺木?
宮中給出的答覆是暫時將成亦影的棺木安置在太子府的正殿裡……
至於成亦影腹中的孩子……
因為臥佛寺上傷亡慘重,此番隨同成亦影一同上臥佛寺的侍衛、宮女、御林軍基本上都將命留在了臥佛寺上,要不就是在夜襲之後就蹤跡不明、生死不明的……所以嶽瞿極並未在臥佛寺上找到什麼有用的線索……
於是,嶽瞿極下山並將成亦影的棺木安置妥當後,次日,也就是十二月十三日一早,嶽瞿極就派了京兆尹衙門的人上朱府來找冷晴詢問情況了……
冷晴回到朱府的訊息,朱梓陌並未刻意隱瞞……主要是瞞也瞞不住,畢竟盯著朱府的人那麼多,總有一方會將冷晴平安回府的訊息透露出去的……
原本按照歷來京兆尹衙門審問的規矩,嶽瞿極應該將冷晴傳喚至京兆尹衙門大堂審問的,但礙於冷晴的身份……嶽瞿極只能派他的手下親自上門了……
而面對嶽瞿極派來詢問臥佛寺遇襲那夜的情況,尤其是成亦影腹中胎兒的去向的人,冷晴給出的回答是:成亦影確實在臥佛寺上誕下了一雙龍鳳胎,但因為那夜的“流寇”突襲,冷晴也只顧得上自己逃命,沒能顧得上那雙新生兒……
冷晴還說,她確實不知道那雙新生兒的下落,也許他們已經在那場混亂中夭折了,也許是在混亂中被什麼人抱走了也說不好……但冷晴記得兩個孩子的身上均有一處形似楓葉的胎記……至於胎記的具體位置,冷晴只說她也只是在混亂中匆匆瞥了一眼,記不清了……
沒能從冷晴那裡得到有用的訊息,嶽瞿極只能將目標轉移到那些在臥佛寺的夜襲中失蹤的人身上去了……
而在嶽瞿極派到朱府的人離開朱府後,一直躲在一旁偷聽的慕子儒就走到冷晴身邊,笑眯眯地問冷晴:“丫頭,你這樣騙他們真的好嗎?”
冷晴則白了慕子儒一眼,皮笑肉不笑地道:“那要不我去京兆尹衙門報案,說我知道小公主和小殿下是被什麼人抱走了?”
慕子儒當場就黑臉了……
第四十三章 魂歸故里1
大梁國這場入冬後的初雪從十二月十一日凌晨開始下起,前後足足下了六天,直到十二月十七日上午辰時末才算是完全停下。
許是因為憋了一年沒有降雪的緣故,以至於這場初雪一降下來,老天爺就像不知疲倦一般整整六天,空中飄飄揚揚地降下的一直都是鵝毛大雪,連一刻停歇都沒有。
雖然這六天裡,一直有人不厭其煩地清理著街面上的積雪,可是六天時間過去,整個縐平城依然被覆蓋在了銀白的雪衣下……而若從空中俯瞰,就能發現,六天大雪過去,偌大的一座縐平城,竟是再也瞧不見一絲別樣的色彩……
古語雖常說“瑞雪兆豐年”……可是接連下了六天的鵝毛大雪……似縐平城這種人口龐大的大城到還好,畢竟人多力量大,清理起積雪來也方便……那些偏遠些的北方小城可就倒黴了,若這場雪再下上幾天,只怕就要釀成雪災了……
而在這場綿連下了六天的鵝毛大雪停下之後,一直在朱府“養傷”,閉門不出的冷晴終於踏出了朱府大門,乘著朱梓陌為她準備的馬車回宮去了……
載著冷晴的馬車一直晃晃悠悠地行駛到梁蕭城的南城門朱雀門前才停下。
在四大神獸中,朱雀位於南方,屬火,色赤,主繁榮(熱烈)。因此,每當宮中的妃嬪出宮省親;或是已出閣的公主入宮;或是宮中的皇帝召見什麼沒有官職在身的人員……這些人都是從這朱雀門下過的。
不同的是,已出閣的公主們出入宮廷,走的是正宮門朱雀門;而妃嬪以及受皇帝召見的人出入宮廷時走的,則是朱雀門左右兩旁的那兩扇角門妃嬪走左角門,受皇帝召見的人走右角門。
梁蕭城的南城門下,主宮門朱雀門是長期闔著的,無需鎮守,所以,只有左右兩扇角門兩旁分別駐守了兩隊甲士,每一隊甲士都有十人,一共四隊四十名甲士。
四十名甲士,每一名甲士都穿著可以反光的甲冑,頭戴鋼盔,腳踩鐵靴,手握長矛,腰佩長刀。待走得近了,便能看見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