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
前面二十多幅壁畫,多為表達西夏釋迦牟尼及供養菩薩像、元代禮佛圖等重要宗教的繪畫,壁畫風格表明,這裡曾是黑教、紅教、花教、白教、黃教等各大流派的匯聚地,展現了藏傳佛教在內蒙古地區傳播的歷史。
“幸虧小丫頭沒跟著,這佛教裡面也不全是好東西,佛教所講的修歡喜禪,還不是讓人釋放心底的慾望?”
在觀察到二十八號石窟的時候,裡面所繪的卻是一副男女雙修圖,一男一女色彩瑰麗,充滿著神秘氣息,在一些圖畫的背景光環處,甚至是用金鉑所制,繪製極為精美,看起來富麗堂皇。
莊睿對於佛道均有一些研究,相對而言,他更加喜歡道教無始亦無終,道生萬物的思想。
這種思想最起碼不會導致人的行為狂熱,至少道士是可以結婚的,總比那些掛著羊頭賣狗肉的酒肉和尚們強的多了。
當然,在佛道二教均是式微的今天,很多古剎道觀,也都成了這些方外人士的斂財場所,或許只有一些偏僻的地方,才能保留下來真正的教義。
當走到石窟的最上層的第一個石窟時,莊睿停住了腳步,在石窟的入口處,插放著一柄石制的蘇勒德神矛,旁邊的解說文表明,這是成吉思汗戰無不勝的象徵。
而門前石壁上鑿有的兩道豎壕,則是成吉思汗在阿爾寨養傷時射箭所坐。
“嗯?這……這就是《成吉思汗家族崇拜圖》?”走進這座石窟後,莊睿的目光被牆上的壁畫緊緊吸引住了。
壁畫中那個端坐在高臺上的威武男子,應該就是成吉思汗了,他的三個夫人還有後來開創了黃金家族的四個兒子,分坐在旁邊,在接受著人們的禮拜。
(PS:十號了,求幾張月票,嗯,沒月票就扔幾張推薦票吧,一樣是對黃金瞳的支援,打眼先謝謝大家了)
一千一百四十五
這幅繪畫在牆壁上的《成吉思汗御容圖》,是一組套圖,分為數個不同的故事背景,每個圖畫大小為120厘米×50厘米。在這幅圖上,成吉思汗等人以阿爾寨石窟為背景端坐中央,其周圍繪有近百數各色人等。
在第一張壁畫上,有一個白色臺座,上面繪有8個人,左起第三個人,就是被蒙古人稱為為聖主的成吉思汗,環繞在其周圍的3女子自右首依次為孛兒貼哈屯、忽蘭夫人和也速幹夫人。
成吉思汗左方的4個男子,按照莊睿的推斷,應該就是皇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和拖雷,這也是莊睿所見過的最為完整的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畫像。
再往下看,畫面一轉,在臺座右下方,畫有一女子率約20多人向中央8人行禮,莊睿分析,這個女人當為隨成吉思汗徵西夏之也遂夫人,他們穿著蒙古族傳統只孫服並攜駝馬和牛羊向臺上眾人拜謁。
而在中央臺座左右方偏下處,都各有20多個人向正中8人行禮,顯示了當時黃金家族的鼎盛,這也是莊睿自進入到阿爾寨石窟中之後,所見人物最多的一幅壁畫,場面生動而壯闊,所含內容豐富無比。
見到莊睿緊緊盯著牆壁上的圖案,巴特爾開口說道:“莊睿兄弟,這幅畫和我們鄂爾多斯部祭奉的八白宮內自古相傳的那幅畫,非常的相似,這裡的確是大汗曾經呆過的地方,不知道對你的考古有沒有幫助?”
在內蒙這塊土地上,除了那座被人稱之為衣冠冢的成吉思汗陵之外,阿爾寨石窟,也是蒙古人祭奠祖先的重要場所,作為正宗的達爾扈特成吉思汗守陵人,巴特爾對這裡並不陌生。
“沒錯,這裡的確是成吉思汗停留過的地方,而且這些壁畫也不是空穴來風,極有可能就是成吉思汗四個兒子中的一人所為……”
莊睿聞言點了點頭,對於成吉思汗的歷史,他遠比巴特爾更為了解,這幅畫構圖中的人物姿勢,與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元代曼荼羅中的大汗和哈屯,幾乎一模一樣。
這也表明,阿爾寨石窟中有關於成吉思汗的畫像,確實是元代流傳下來的。
從這個石窟中出去之後,緊挨著的那個石窟壁畫,畫的卻是《成吉思汗鎮守蒙元汗室圖》。
在這幅壁畫裡,成吉思汗以四天王之一多聞天王的形象出現,右手拿寶傘,左手執寶鼠,上下左右為眾夜叉和羅剎所圍,帶有典型的藏傳佛教佛畫傳統。
多聞天王原本為印度神話傳說中的財寶之神庫貝拉,在佛教神話中鎮守北方並掌財富,故亦稱“施財天”。
蒙古人稱多聞天王為那木薩萊,也認同其為財富之神,莊睿透過在一些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