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你老師的威嚴可怎麼辦呢?“
“老師的威嚴?”通天很無所謂的說道,“老師的威嚴又不是這點表面功夫的事情,他們要是不尊重,就隨他去好了。
李耳繼續汗,他很想扯著通天問問,你是不是還要加一句,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第五十七章
三皇分為天皇、地皇、人皇,恰好應了天、地、人三才之數。
李耳知道天皇是伏羲,妖族伏羲的人族轉世;地皇是神農,傳說里長著牛的腦袋外加一隻水晶肚子的怪異存在;而人皇軒轅……除了打仗很厲害,就是皇帝后宮流的開山鼻祖。
對於這三位帝王,李耳其實都挺不感冒的。伏羲的話,妖族和人族關係是從妖族屠殺人族開始就不怎麼樣了,雖然在一開始人族對妖族還很有好感的樣子,因為聖母女媧是妖族。那在離巫妖大戰時間過去的還不是很久的現在,還有不少活著的人族見證了那場慘烈的災難,伏羲會怎麼做呢?他在證道之後選擇的回事妖族還是人族?
很多洪荒小說裡說是人族,但是李耳認為很大的可能是妖族。因為如果他選擇人族,就得永遠的留在火雲洞了,倒不如捨棄掉人族氣運。雖然法力會因此下降,但對於曾經修煉到準聖的人而言,這種由功德和氣運堆砌出來的修為本來就如同空中樓閣一般,他還不如重頭自己修起來的好,還省的受人族信仰的影響。
而對神農,先不去考慮他到底是人族,還是某頭牛的後代這種問題,你不聲不響的嘗百草,觀看水晶肚子裡的變化來尋找藥草,這其實真的是因為是神話吧?否則的話,正常人類都知道兩樣東西分開吃都是沒有毒的,而放在一起吃就是有毒的神農你根本就解決不了這種搭配問題吧?
雖說人族誕生沒多久,要求不能太高,但是,神農,你忘記了人族教主太清最擅長的是什麼嗎?就算聖人不好插手,你去找他弟子會不會啊?
至於軒轅,這一位已經和後世的皇帝開始有了相通之處了。而有了相通之處就有了私心。而且起兵戈之亂的皇帝總是比較不被人待見的。
以上這些都是玄都透過雙面鏡聯絡李耳告知他伏羲出世了的時候,他想到的。換句話說,就是純粹的吐槽無根據,誰讓這未來的人皇這會還是剛出生的小娃娃呢?
不過伏羲,你到底要多自信才會一出生就人身蛇尾,生怕人家不知道你和女媧的關係是不是?話說伏羲成為人族共主的原因真的不會是因為他是關係戶吧?李耳突然很囧的想到。
不過伏羲既然已經出世,那麼他是不是也應該跑一趟北海去取那河圖洛書了?一念之下,天道輪轉。兩幅畫卷破空而來,出現在李耳的手中,讓他頓時吃了一驚。
“鯤鵬死了?”李耳十分的驚訝,這個人物雖然他在神話傳說裡除了知道他有個“妖師”的名號,周天星辰大陣的建立和他有關,然後在帝俊死後打包走了他的河圖和洛書,就沒有其他更多更詳細的了。但是,李耳並不相信一個可以被稱為“妖師”的人會那麼輕而易舉的死去。
伸出手指掐算,李耳徹底的無言了。鯤鵬死的很冤,再沒有比他更冤的了。
還記得太一用自己剩下的修為神魂下的詛咒麼?說讓鯤鵬不能離開北海,又不能嘗試煉化河圖洛書,否則就一個死字嗎?好吧,請問太一在詛咒的時候,鯤鵬在哪?
李耳真的覺得沒有比鯤鵬更悲劇的存在了,他就算想要老老實實的畫地為牢都辦不到啊!他的速度雖然很快,但是就差那麼一點,就沾染上了天道應誓產生的詛咒之力,以鯤鵬之能也就是勉強壓制著衝進了北海……然後徹底的爆發了。
鯤鵬就這麼死了,死後無元神靈魂之類的轉世。徒留下河圖和洛書兩件先天至寶因為還沒有到出世的時候,寶光內斂,沉寂在北海,無人問津。
手指扣著兩張圖,李耳不能確定帝俊當初會不會真的還殘留一兩絲元神在裡面。因為若是神念不深入法寶的話,是不會察覺的,而深入的話,必然要將法寶煉化。但是河圖洛書卻是不屬於他的,李耳也滅有奪取的心思,所以最終不過嘆了一口氣,作罷了。
這是李耳第一次見到河圖洛書,他猜想過很多種的模樣,或許是八卦,或許是太極,只除了眼前這一種。嗯,李耳看的很糾結。河圖上,黑點和白點排成數陣,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同樣有些黑點和白點,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於15,感覺和九宮類似。
李耳再一次確定了,這玩意果然和他沒緣分,因為他什麼道都沒有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