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神,小神,大神,神王們給滅了。
許劍濤搖頭道:“我一個三轉地仙哪裡知道這些,不過封神要開始的時候會有跡象,那是因為陰屬性元氣太多,開始引起天變了,那個時候六聖人就會開始準備封神之事,召集各界的弟子回來,然後開始先清除妖魔,之後佛道兩界再拼殺,拼到陰陽元氣差不多平衡了就會停手,大家就又可以有幾百年的安穩日子過了。”
秦朗聽後默然無語,看來這神的日子也不好過啊,成不了聖人,隨時都會被滅掉。
可是秦朗知道,想要成聖,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不要說這天氣的陽屬性元氣不夠,就是六位聖人也不會坐視你成聖來跟他們競爭地位。
“除非我改修煉陰屬性元氣?”秦朗的腦中跳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不過他馬上否定了這個危險的想法,一旦他修煉陰屬性元氣,封神之時最先滅掉的就是他了。
“封神之期還太遠,還是趕緊努力修煉,提升自己的實力再說吧。”秦朗現在還只是元神境界的元氣修為,雖然有神王級的元嬰,但是一旦他突破真神境界,天劫必來,看來還得弄些功德才是。
而秦朗知道,黃風大王的香火,可以用來傳遞信奉黃大仙信徒的禱告,為信徒們解決事情,其實也有功德的存在。
像今天他從黃大仙廟中得到禱告訊息,去掃了河妖的老窩,救了漁民出來,這功德肯定會有的,功德多了,渡劫就多了重保障,老是靠妖氣來渡劫也不保險,因為你元嬰的修為,就得用妖嬰以上的真妖的妖氣來掩蓋氣息才能掩蓋住,而這些真妖或小妖,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秦朗和許劍濤二人一邊聊著些神界的事情,一邊往比丘國去,因為玉清觀就在比丘國都城外的一座山上。
比丘國雖然是佛界的佛徒控制的國度,但是道界的弟子自然有辦法宣揚道界的道法,讓他們成為道界的信徒,而玉清觀就是道佛在比丘國負責傳播道界道法的大本營,也是像許劍濤這些斬妖除魔的道士落腳的地方。
許劍濤這些地仙級的道士,走南闖北,四海為家,哪裡都有他們斬妖除魔的蹤影,這些道士雖然修為不高,卻是道界重要的一員,他們是宣揚道界道法最直接的傳播者。
那些遇到妖邪之物的村民,請道士施展請神陣來斬妖除魔時,也是他們趁機宣揚道界道法的時候,這些村民在感激這些道士除妖的時候,往往會很願意地接受道法,成為道界的信徒。
在無數的信徒中,往往會產生越來越多的道法修煉者?煉者,成為更多斬妖除魔的道士或道姑。
和尚雖然也能斬妖除魔,但是以唸經作為手段,而且更多的是超渡亡靈,以及降服妖魔,並不主張打殺,與道士們的斬妖除魔直接打殺完全不同。
有的人願意讓和尚去降服妖魔,而有些人則是跟妖魔仇恨太深,你和尚降服了,但是並沒有殺掉,不解他們的恨,所以會請道士來打殺妖魔。
因為百姓各有各的需求,因此在佛國也一樣可以擁有道界的信徒。
在前往比丘國的路上,秦朗就見到一些百姓會像道士許劍濤問好,很是友善,顯然道界在這比丘國也有一席之地。
秦朗對這道界與佛界的信徒之爭沒有興趣,他現在也還不算是道界的修士,只能算是散修,一心修煉,提高自己的修為。
不過在神界,獨來獨往的修士或神,都是沒有好下場的,一到封神,這些沒有背景,沒有靠山的神,是最先被打殺的,然後才是一些弱小的門派,像三清道門,那是亙古長存,弟子不論死了多少,都一直存續著,因為三清道門是三清三位聖人的道門,靠山太大了。
二人走走停停,過了幾天才來到玉清觀所在的山上,一位道童把許劍濤和秦朗迎進了觀內,說是觀主有請。
幾乎每個國家都設有道觀,有玉清觀,上清觀和太清觀,代表的是三位道界聖人的道號,不論是哪位道界聖人名下的道觀,都屬於道界道士們敬仰的地方,而觀主更是代表了一種身份,那是聖人門下的弟子。
聖人門下便是指三清道門,也就是玉清門,上清門和太清門的弟子,並不是聖人親傳弟子,但是修煉的是正常的聖人傳授的功法。
這玉清觀的觀主就是玉清門的弟子,許劍濤對能得到觀主親自接待感到非常興奮,他對秦朗說:“我們還沒到來,這觀主就派道童來迎我們,顯然是已經算到有貴客到來,那貴客便是秦道友了,小弟可是沾了你的光,才能得見我玉清門的聖門弟子。”
像許劍濤這些道士,雖然屬於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