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著急,稍微意思一下就好了!”
阿黛趕緊道:“我之前跟阿姐算了一下,這正日子怎麼著也得到明年開春以後了。還有寬裕的時間。嫁妝方面。自然不會委屈了我阿姐的。至少得有66這個吉利數吧,再加上別的。”
阿黛之所以趕緊跟唐媒婆說這個,主要是怕唐媒婆剛剛那話傳出去了。人家會說她阿姐閒話。嫁了個好人家,卻連一份像樣的嫁妝都拿不出來,這太容易招人詆譭了。而且,這也讓溫家面子上不好看。
“那敢情好!”唐媒婆大聲道,估計外面路過的人都能夠聽個一清二楚的,“這嫁妝過得去了,在婆家說話也要硬氣兩分。”
然後又壓低聲音問道:“阿墨,你們跟你那二叔二嬸說過了嗎?他們有同意跟溫家老孃見一面嗎?”
阿黛笑嘻嘻的問道:“唐婆婆,我去幫我阿姐見婆家,然後商量正日子好不好?”
唐媒婆倒吸一口涼氣,瞪大了眼睛看著兩姐妹。
阿墨嘆了口氣:“你也知道二叔二嬸的脾氣。”
唐媒婆冷笑:“我是知道他們的脾氣,但還不知道他們冷血到這個程度了。”
阿黛攤攤手:“咱們就當爺爺奶奶只生養了我爹爹一個人不就好了。”
唐媒婆神色複雜的盯著阿黛看了好一會兒,最後見阿黛露出委屈的神色來,才嘆了口氣道:“算了算了,這也不是不行。這樣吧,阿黛,你跟溫大海確定了會面時間,跟唐婆婆說一聲,唐婆婆陪你去。”
阿黛想了想,自己雖然是穿越過來的,可上輩子也就活了十八年,剛上大學不久。對上溫家老孃,人家走過的橋照樣比她走過的路還要多。有唐媒婆這個伶俐人陪著,總比自己一個人好得多。於是立馬便一本正經的點頭答應了。
阿墨在一旁看了,也鬆了口氣。再聊了幾句,便把唐媒婆送出了門。
接著阿墨做晚飯,阿黛繼續倒騰她的神仙玉女粉。說是需要文火燒一晝夜,但也不用一直守著。那木炭燃燒的時間非常久,倒是比現代的蜂窩煤還要好一些,晚上警醒一點,半夜起來續個火就好了。
第二天陳圓圓來的時候,那藥糰子還用炭火溫著呢!阿黛在一旁忙著弄純露精油什麼的,直到傍晚的時候,才把那藥糰子取出來,放著。剛涼透,陳圓圓就搶著要研磨,剛上手,便被她嫂嫂使喚來的小孩子給叫回去了。
到入睡前,東西終於做成了。阿黛先拿給阿墨試了一下,沒敢讓她直接往臉上用,先用來洗手就是了。味道有點怪怪的,帶著點中藥的香氣,又帶著點植物的清香。多聞幾下,倒也不覺得難聞。
然後把東西用裝七子白麵膜的那種瓷盒來裝,正好裝了9盒,送一盒給陳圓圓,還剩下8盒,阿墨要是不過敏的話,省著點用,應該可以用到年底。
洗完手後,阿墨驚歎道:“效果這麼神奇!一下子就感覺嫩嫩的滑滑的了,好像還白了一點點。”
也不用等明天了,就現在看來,應該是不過敏的了。但是為了保險,臉上暫時沒有用。倒是把那七子白麵膜做了一個。
入睡前兩姐妹商量了一下跟溫大娘會面的日子。阿黛覺得,這早晚的事情,早敲定早放心,明天要趕集,後天孟昶德要來一趟,約在大後天好了。
現在家裡好多事情阿墨都是聽阿黛的了,現在見阿黛說得有理,自己也沒有什麼好反駁的,便點頭同意了,最後還補充了一句:“你得問一下溫大哥,溫大娘那邊方便的話就後天,要是不方便的話,就讓她約一個她方便的日子。”
阿黛點頭:“那自然是。”
龍神節一過,大家就開始準備收割水稻了,有那日照好的稻田,裡面的水稻已經完全成熟了,大家開始忙得熱火朝天的。這水稻跟玉米不一樣,忙起來了,比掰玉米那幾天還要忙。這也是為什麼龍神節在收割水稻之前,擺明了讓大家休息幾天。
因為大家開始忙了,這趕集的人也沒有那麼多了。大姑娘在家,要麼幫著爹孃幹活,要麼給大家準備飯食茶水,沒有幾個人有空來買個胭脂水粉什麼的。不僅是阿黛這小胭脂攤,就是齊芳齋朱顏齋都冷清了不少。
所以,剛過中午,阿黛就收了攤,先去了王家把東西放下,然後就去了稻香樓。稻香樓的生意也不怎麼火爆,溫大海請了一個大廚一個小二,自己在那裡充掌櫃的,拿著一個算盤愁眉苦眼的。
見阿黛來了,把手裡的筆桿子一丟,把人往樓上帶,笑道:“阿黛來了!”
阿黛好奇:“溫大哥在做賬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