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洛陽全城!
整個東都洛陽城池,彷彿是一夜之間就變了天。
危急時刻,大唐的國家機器飛快的運轉起來。武則天一夜之間連發三十二道中宮敕令,接見三品以上大員五十餘次。裴炎率領所有宰相在政事堂通霄達旦的辦公,處理了無數的軍政之事發出上百條的軍政命令,一夜之間用掉的紙張就多達三十多斤!
這個時候,本該非常緊張和忙碌的薛紹卻靜靜的躺在病榻之上,由御醫在為他緊急症治。剛剛喪父的太平公主眼見丈夫又遭此厄運,幾欲暈厥。她心急如焚的守在病榻之側,雖未號哭但淚流不止。
琳琅與楊思勖在太平公主的身邊不停勸慰,吳銘率領斥侯裡外戒備密守護,有如金剛下凡威煞十足。
與整個皇宮的忙碌不堪相比,薛紹身在身處的地方,簡直寧靜得異常。
本該挺身而出掌控大局的太子李顯,眼睜睜的看著天后與裴炎把控所有政事卻無動於衷,只是一味的在他父親的遺體前哀哀傷感或是痛哭流涕。太子妃韋氏都急了,恨不能代替太子站出來接管一些事務。但是擋在她前面的是那位能幹又強勢的婆婆武則天。且先不說太子妃沒有名份去向武則天爭權,就算是有,韋太子妃但逢看到武則天就如同是老鼠見了貓兒。別說是壯起膽來向她挑釁了,逃命猶且來不急。
因此,韋太子妃只能是心裡乾著急,越著急她就越加怨恨自己的丈夫實在太過窩囊無用,竟比一婦人還不如!
丈夫渾渾噩噩的不管事,韋太子妃卻不得不為未來打算了。她心中暗忖,陛下去世君權讓出,太子即將登基為帝,這時候他大可以名正言順站出來的接管朝中的一切權力。可是他偏卻作出婦人之態在先皇的靈前一味哭泣,眼睜睜的看著天后與裴炎上下齊手把整個朝堂和軍隊都給牢牢把控住了。太子這般的無能和軟弱,就算過陣子順利接位當了皇帝,朝堂上下何嘗會一個誓死效忠的得力心腹?那無非就只是一個被天后與裴炎牢牢控制的傀儡皇帝罷了!
韋太子妃越想心中越是不安,她很自然的想到了代替太子去拉攏幾個朝中的重臣做為新君上位的股肱。可是思來想去,這滿朝上下但凡手中有點權力的人,好像都是天后與裴炎的心腹。就算有那麼幾個之前是誓死效忠於陛下的,可是太子又跟他們一點交情都沒有。
可以說,太子李顯從來就沒有在大唐的朝堂之上,豎立過任何的恩威,更沒有半點的人緣。
滿朝文武效忠於先帝卻未必肯效忠新君,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最是懂得。倒是之前和先帝一同執政的天后,朝堂上的大臣就算和她沒有很深的交情,也至少是彼此共事多年相當的熟悉。再加上天后這個人實在太有手腕,極會收買人心——相比之下,臣工們好像更加容易效忠於天后!
韋太子妃越想越不妙,她幾乎是點著大臣們的人頭數過來,最後發現,他們唯一還能找到一丁點希望的,仍然只有太平公主與駙馬薛紹!
“太子、太子!”韋太子妃忍不住在痛哭失聲的李顯耳邊勸道,“薛駙馬遇刺暈厥,身懷六甲的太平公主也受了很大的驚嚇。此時他二人正值臥病不堪,你身為兄長怎麼也該過去照料一番你的妹妹,身為即將登基的新君,你也更應該去看望一下你的軍國大臣啊!”
“父皇駕崩,我心亂如麻!所有閒雜之事,盡數別來煩我!”李顯脾氣還很大,劈頭蓋臉的把韋太子妃給罵了一通,然後繼續撲到李治的遺體上痛哭去了。
韋太子妃恨了個牙癢癢真想揍他一頓才好,無奈的仰天嘆息了兩聲,她一聲不吭的走掉了。
“你去哪裡?”李顯對著韋太子妃的背影喊道。
“更衣!”韋太子妃沒好氣的回了一句,氣乎乎的走掉了。
巧不巧的是,武則天剛好從殿外回來,把這一幕看在了眼裡。
李顯一見到武則天,當場撲到李治的遺體上哭得更兇了。彷彿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才能表達出足夠的孝心,那樣他才能順利登基一樣。
武則天冷冷的看著消失在宮殿拐角處的韋香兒,又看了看埋頭痛哭的李顯,搖頭,嘆息。
……
天亮了。
洛陽的百姓們驚奇的發現,整座城池裡的氣氛都變得非比尋常了。滿大街的都是荷甲持兵的衛士在巡邏,哪怕是隻容一人透過的裡坊小道都有衛士把守,他們還在挨家挨戶的搜尋什麼“天牢逃犯”。所有的城門都關閉了,只許進不許出;所有的船隻都不得出港,哪怕是奉公出差的官船都不行。
薛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