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
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
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
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
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
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
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
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
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
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
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
常常溢位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
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
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發展了,一個人生產的東西,
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餘。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
把剩餘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餘的產品,部落
和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住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
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
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
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
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
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
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後,皋陶的
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
人的。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
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
位世襲的制度。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
6 神箭手后羿
夏啟當上國王以後,有一個部落有扈(音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啟
和有扈氏的部落發生了一場戰爭,最後啟把有扈氏滅了,把俘虜來的人罰做
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樣子,沒有人再反抗了。
夏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即位。太康是個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
事,專愛打獵。有一次,太康帶著隨從到洛水南岸去打獵。他越打越起勁,
去了一百天還沒有回家。
那時候,黃河下游的夷族,有個部落首領名叫后羿(羿音yì ),野心勃
勃,想奪取夏王的權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獵,覺得是個機會,就親自帶兵
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帶著一大批獵得的野獸,興高采烈地回來的時候,
走到洛水邊,對岸全是后羿的軍隊,攔住他的歸路。太康沒法,只好在洛水
南面過著流亡生活。后羿還不敢自立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當夏王,把
實權抓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