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部分

第八十二回:劉玄德歸葬成都,吳加亮暗入中土

龐統對吳用道:“我等起兵,背反劉備,號稱幾家結盟,盟主卻是劉循、劉闡。雖然,彼兵微將寡,徒有虛名也。如今劉備既然身故,何不將屍首送回成都,交盟主發落。劉循、劉闡若戮屍洩憤,是他無禮,非我不義;若厚葬,則曹操軍馬,也指不到我頭上也。”吳用大喜:“士元先生此計甚妙也。如今劉備平定,我二人何不分一人回巴郡,連線荊州,以備後事?”龐統道:“加亮所言甚好。以後計謀,我兩個皆已商定。加亮可自回巴郡,我留於此地可也。”於是安排:劉唐、孫狼、侯音仍回上庸守把;吳用引戴宗、石秀、薛永、李應、宣贊回巴郡。龐統、彭漾、林沖、楊志、花榮、時遷、陳達、龔旺、丁得孫、王英、扈三娘、裴宣、安道全等引三萬軍馬,留守漢城。

再說劉闡在葭萌關,殺了法正,恢復劉璋基業,心意少平。忽報梁山軍將劉備屍首送來,聽任“盟主”處置。劉闡心中疑惑,便請黃權、吳班來商議。黃權道:“梁山軍此次起事,雖奉我為盟主,實則不過是各為其利罷了。如今送來劉備屍首,分明叫我左右為難。”劉闡道:“然如何是好?”黃權道:“以某看來,劉玄德雖對季玉公不義,然名傳天下,畢竟是宗室俊傑。且力抗曹公,亦有匡扶之志。今可以‘漢中王’之禮,將其厚葬也。”劉闡道:“只恐曹操若知,必然發怒。”黃權沉吟片刻道:“如此,可厚葬屍身,而將首級送往許都與曹操,何如?”劉闡道:“公衡所言甚好。只是當葬於何處?”黃權道:“原當葬於漢中,然漢中為曹軍所據。如此看來,只好歸葬成都也。”商議既定,遂遣劉巴為使者,將劉玄德首級送往許都。一面留吳班守把葭萌關,一面遣人飛報成都。劉闡、黃權及吳懿等降人,扶送劉備屍身,西歸成都。沿途百姓,皆有傷懷者。

無數日,前面劉循親引一隊軍馬趕來,迎接劉闡。劉闡說了黃權之議,劉循初時尚有猶豫,劉闡道:“兄長,劉玄德當初取成都,雖害了父親性命,恐亦非本意。他待我弟兄,又多照拂。若是劉玄德身在,我等奮軍馬報父仇乃本色也。今既已死,厚葬屍身,亦不為多禮。”劉循方釋然。黃權又道:“劉備在蜀中,刑法嚴謹,倒也頗有些民意,今我若厚葬之,則臣民心中,或有思念劉備者,必然感激。此顯一時慷慨,而為二位公子得固基業,何以不為?”劉循拜謝之。

一路逶迤行來,抵達成都東郊,龐羲、費觀等引眾出迎,中有一班劉備之臣,感先前君臣恩義,撫棺垂淚。迎畢,以“漢中王”禮儀,於城郊與吳後合葬。其餘“皇子”劉闡、劉理等,盡以王公子之儀隨葬。成都百姓,多有祭奠者。而於二劉與劉備奪地之怨,卻盡淡了。有詩嘆曰:

傳首中原葬屍身,西川二劉顯胸襟。總為宗室匡扶志,英雄幾個無私心?

既葬劉備,忽報備所置護軍、討逆將軍,“國戚”吳懿,在宅內痛哭一場,自縊身死。留書與劉循、劉闡曰:

“懿既受漢中王恩典,有君臣之義。君死臣殉,禮之宜也。且懿本為季玉信臣,主死而改從漢中王;今漢中王又薨,倘再留殘生,無以見世人也。所以苟延,以玄德臨終之前所託,以所部將士交付二位公子。重任在責,恐不能卸也。今軍馬交付已畢,則當於泉下見季玉、玄德二公矣。二位公子雖得復基業,如今西川諸郡,殘破不必當日;梁山之勢,囂張有勝劉備。遠則曹操竊據中原,近則南蠻侵凌益州。望二位公子多多信用賢士,不負宗室之託也!罪臣吳懿再拜。”

二劉看罷遺書,各自嘆惋,令厚葬之。黃權道:“吳子遠所言,甚是道理也。如今梁山佔據荊州、漢城,其勢與當初劉備入川之時,頗有類似。又據我巴郡,成都如在其爪牙之下也。而西川之中,兵寡將微,賢士流散,實是累卵之局。二位公子切不可大意也。”劉循道:“如此,何以是好?”黃權道:“如今,只好一面整頓軍馬,堅守要隘;一面安撫人心,並多方探聽曹操、宋江各路訊息,以便打算。”二劉然之。遂以劉循為車騎大將軍,益州牧;劉闡為徵西大將軍,蜀郡太守;整頓州郡軍民,以為長遠。

又說劉巴,送劉備首級,往許都去。原來曹操因頭風發作,先回都城。原本有神醫華佗醫治,卻被曹操一時疑心殺了,因此無人可以根治。發作起來,痛入腦髓,幾欲咬爛被頭。所幸曹彰軍馬,去了東南之後,回報黃忠、李俊兩路攻勢,漸漸緩了。曹操心下稍稍寬慰,一面教人代筆書信,令曹休、曹彰、張遼等竭力守禦,萬無懈怠;一面令夏侯惇調集後方軍馬,再去增援。

忽報西川劉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