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講究將整個心神融入到創作環境裡面。
方揚的動作越來越慢,最後磨墨的時候更是如此,有時半晌都沒有磨一圈。
直到方揚認為自己的情緒已經完全調整好了,他手上的動作才陡然加快,迅速完成了準備的工作,然後眼中精芒一閃,飛快地從筆架上取下那支早已選好的毛筆,蘸滿墨汁之後,毫不猶豫地揮毫而下。
白巖大師認真地觀察著方揚創作的全過程,包括他磨磨唧唧地磨墨的動作,白巖大師都看得非常仔細。直到方揚以一種飽滿的情緒落下第一筆的時候,白巖大師頓時感到眼前一亮。
一旦開始創作,那絕對是一氣呵成的。
這一點方揚和白巖大師是一樣的,所以幾乎片刻之後,潔淨的宣紙上就出現了五個大字:
心遠地自偏。
這是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也是暗喻崔長安雖然居廟堂之高,卻始終有魏晉名士之風,正因為他那種高潔的品格,哪怕居住在大內,也依然可以“悠然見南山”。
雖然有一絲拍馬屁的嫌疑,但是方揚相信,崔長安一定會喜歡的。
這幾個字方揚也是用盡了心思寫,一眼望去,紙上撲面而來一種出塵脫俗的隱士氣息,可以說方揚做到了將意境與寓意有機地結合了起來。
而且這種結合非常成功,無限趨近於完美。
直到方揚換筆寫完落款,白巖大師才用欣賞的目光看著方揚,微笑著說道:
“小方揚,老師今天非常高興,因為你在創作中已經領悟了意到筆到的真諦,所以創作起來揮灑自如,整幅作品情境超邁、自然天成。跟上次相,你的書法水平又有了長足進步啊!甚至可以說已經小成了!”
能得到一位華夏書畫界泰斗如此高的肯定,方揚感到有些受寵若驚,連忙謙虛地說道:
“老師,您真的是謬讚了!”
“我不輕易表揚人,一旦表揚的話,那也絕對不是虛偽的吹捧,而是因為你確實有這個實力。”白巖大師笑著說道。
說到這裡,白巖大師看了看桌上的作品,笑著問道:
“小方揚,你該不會就帶著這麼一個半成品去當禮物吧?”
方揚苦笑了一下,說道:
“這幅字明天就要用,送去店裡裝裱也來不及了呀……”
白巖大師看了看屋角擺放著的卷軸、綾絹等裝裱材料,笑呵呵地說道:
“看在你為我找到《天完志略》的份上,今天我就幫你裝裱一下吧!不過我也很久沒出手了,如果把你這幅精品書法給弄壞了,你不許找我賠哦!”
方揚聞言又驚又喜。
白巖大師的裝裱技術也是聞名遐邇。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在琉璃廠當過學徒,後來師從著名的裝裱藝人趙翰墨先生,學得了一手精湛的裝裱工夫。他的一些得意作品,基本上都是自己動手裝裱的。
而且大家都知道,白巖大師有一手快速裝裱的絕活,他改良了一些傳統的裝裱技法,一般手工裝裱至少要一個星期左右,但是白巖大師可以在一個多小時就搞定,有時候甚至機器還要快。
所以聽說白巖大師願意出手,方揚也是驚喜莫名。
他連忙說道:
“謝謝老師!謝謝老師!”
白巖大師呵呵一笑說道:
“給我打下手!有興趣的話,我把這工夫也傳授給你!”
兩個小時後。
白巖大師帶著些許疲憊出來到院子角落的水龍頭處洗手,這裡缺乏一些專用工具,所以時間稍微長了一點。不過裝裱過後的那幅字,檔次立馬就不一樣了,方揚是越看越滿意。
小心地將卷軸收好,方揚就勸白巖大師回房休息,畢竟兩個多小時的工作,對一位耄耋老人來說還是挺累的。
白巖大師生活本來就較規律,所以他強行擺脫了那些古籍善本對他的****,從善如流地回房歇息了。
……
第二天上午,白巖大師依然一吃完早飯就鑽進了老爺子書房裡去,方揚自然也在裡面陪著自己的老師,順便給他打打下手。
到了九點多的時候,工作人員過來彙報,說門口來了幾名軍人,說是軍事博物館的,奉韓副主任指示過來找方揚。
方揚一聽就知道韓凌飛已經打好招呼了。總部首長下指示,而且他們還是受贈方,所以軍博這邊反應也很迅速,博物館的館長政委一起帶隊,與他們同行的還有博物館文物徵管部和安全保衛部門的同志,一行人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