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長輩,這位是我的朋友菲恩,他來自德國,今天特地跟我一起來京城過‘春’節的。”
接著他又用德語跟菲恩介紹了自己的各位長輩。
菲恩‘性’格開朗,介紹完之後他拱手行了一個禮,用生硬的中文說道:
“恭喜發財……”
這個拱手禮和吉祥話還是在飛機上現學的,雖然只有四個字,但是對於從來沒有學過中文的西方人來說,舌頭想要轉過彎來還是相當不容易,方揚教了半天才算勉強教會他。
即便如此,菲恩也依然說得怪腔怪調的,不仔細聽還真不知道他發出的這四個音節是“恭喜發財”。
大家都被菲恩那“難聽”的中文逗笑了,也紛紛同他打招呼。
菲恩被安排在方揚那個小院居住,兩人一起去放好了行李。
菲恩對這個充滿了華夏風格的明清建築群也是讚不絕口,包括他住的那個廂房都是如此古‘色’古香,也是讓他驚喜不已。
來到中院,韓家嫡系族人都聚在這裡說話聊天。現在已經是下午了,很快就要進行祭神祭祖了,這也是年三十兒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
韓家祖先的靈位都已經擺放好了,香菸嫋嫋中兩章八仙桌拼成的供桌上擺放著九堂大供,大家在老太太的帶領下一起向韓家先祖上香行禮。
今年是韓老爺子過世之後的第一個‘春’節,以往都會同大家一起過年的老爺子,如今只剩下一個靈位了,大家也是有些傷感。尤其是韓雪華離家那麼多年,望著最新的那個靈牌上父親的名字,想起了以前在老爺子身前承歡膝下的時光,不禁有些眼眶發紅。
回到堂屋坐下,老太太拉著方揚的手捨不得放開,噓寒問暖了許久,方揚也情不自禁地生出了一絲孺慕之情,陪著老太太說了很久的話。
菲恩也沒有感覺無聊,他看看這裡‘摸’‘摸’那裡,感覺一切都非常新鮮。
很快夜幕降臨了,一大家子人圍坐在大圓桌前準備吃年夜飯。
在過去,年夜飯就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晚餐,雖然韓家家大業大,平時也不可能缺吃少穿,但年夜飯的準備依然一絲不苟地按照老習俗,冷葷、大件和清口菜樣樣不少。
方揚跑前跑後地幫著端菜倒酒,恍惚中彷彿回到了前世,方家過年也是這樣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小的時候方揚最期盼過年了,因為這個時候大人都忙著準備年夜飯,小孩自然就放羊了,可以肆無忌憚地玩耍。
老太太端起酒杯微笑著說道:
“雖然老韓走了,但今年卻是我們韓家人到得最齊的一次,曉華這麼多年來還是第一次在家裡過年,還有揚揚,這些年苦了你們母子倆了……”
說到這裡老太太有些傷心,聲音都變得哽咽了起來,眾人連忙出言相勸,大過年的可不興流眼淚的。
老太太穩定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
“來,大家一起舉杯,希望以後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姥姥,我也祝您身體康健,福壽綿長!”方揚第一個開口說道。
韓凌飛等人也紛紛說著吉祥話,就連菲恩也應景地來了一句腔調古怪的“恭喜發財”,老太太歡喜得合不攏嘴。大家一起幹了一杯酒。
“餃子來啦!”陳媽端著一盆熱氣騰騰的餃子走了上來。
“菲恩,在華夏過年是一定要吃餃子的。”方揚小聲地同菲恩介紹道,“你看我們這餃子包成華夏古代元寶的樣子,就是寄託了大家美好的願望……”
“真漂亮!就像是藝術品一樣!”菲恩看到造型別致的餃子忍不住開口讚歎道。
“待會兒吃的時候記得別太大口了……”方揚提醒道。
“為什麼?”菲恩有些不解地問道。
方揚笑呵呵地說道:
“按照我們京城的習俗,餃子裡會包一些特殊的餡進去,每一個特殊的餃子都有特殊的寓意,所以你一定要慢慢品嚐。”
“哦,原來如此!”菲恩恍然大悟道。
“來,大家吃餃子了!”韓凌飛招呼道。
陳媽在一旁開始給大家盛大餃子,菲恩則望著一個個憨態可掬元寶狀的餃子,期待著新的美味。
老太太夾起一個餃子蘸了蘸醋放進嘴裡,咀嚼了幾下之後笑著對陳媽說道:
“小陳,你又在餃子上做記號了……”
陳媽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每年過年都是她親手包的餃子,親手給老太太盛的,今年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