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部分

哪兒去。賀蘭敏之也極盡禮賢下士人風儀,對狄仁傑和陪座的駱賓王表示了最大的尊敬,狄仁傑和駱賓王則當面表示了對賀蘭敏之的感激,表示以後諸事都會來問詢賀蘭敏之的意見,他們在長安任職期間的一切都需要賀蘭敏之照應!

見兩人都隱約地表示了心意,賀蘭敏之心下大慰,但也沒明說什麼,只是不停地舉杯敬酒,直喝的駱賓王和狄仁傑都有點醉意起來才罷休…

://。。

第二百三十二章武則天給的啟示

'··]更新時間:201210611:46:16本章字數:4473

感謝別拿饅頭不當乾糧、夏日炎炎之香門第同學的月票!

差不多在狄仁傑抵達長安後的第三天,另一個得賀蘭敏之薦舉的人張柬之也應召抵京了,賀蘭敏之同樣出城迎接並給予了款待。。

相比較給人以圓滑感覺的狄仁傑,張柬之性子顯得剛烈多了,這與駱賓王有點相近,不過對賀蘭敏之這位近段時間‘名聲’起來的年輕人,還是給予了足夠的尊重,更不要說在從相陪的狄仁傑和駱賓王口中得知他能入京任職,全賴賀蘭敏之薦舉之故,感激之意還是不覺間流露出來的!

在這個時代,科舉雖然是士子們踏上仕途的最佳途徑,但科舉及弟了並不一定在仕途上就一帆風順,如果沒有相應職位的人薦舉,很可能外派為官,當個七八品的小吏,好多年得不到升遷,更不要說到京為官。但如果得朝中有份量的大臣薦舉,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很可能就平步青雲,扶搖直上,很快就混的風聲水起,要是在任職中再有不一般的表現,那仕途會更加的順暢。

可以說,如今入朝為官,想有所作為,功成名就,就一定要有人薦舉和提攜。施展抱負,不只要有滿腔熱情,更重要的是有沒有人看中你,提攜你。駱賓王、狄仁傑、張柬之等人全明白這個理,無論他們對武則天抱著何種態度,也不去論賀蘭敏之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得賀蘭敏之的舉薦到京中任職。到京城當京官,命運從此改變,感激是一定的。

在款待了幾人後,賀蘭敏之也把他最新瞭解的這幾人的情況上報給了武則天。武則天的動作很快,只幾天時間,狄仁傑和張柬之兩人的任命很快就下來了。在幷州任法曹間有非常不錯表現的狄仁傑在詳刑寺即大理寺任丞,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輕重職,官職為從六品上;張柬之在憲臺御史臺任監察御史,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巡按州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皆蒞焉;知朝堂左右廂及百司綱目。

武則天也代皇帝親自接見過賀蘭敏之所薦這幾人,問詢了一些事宜,事後她讚賞了賀蘭敏之一番。說他識人非常有眼光,以她所見這幾人都是不錯的人才,她告訴賀蘭敏之,她準備在看他們一段時間的表現後,再考慮要不要重新安排他們的職務。酌情予以升遷還是另換職位。

得到武則天的稱讚,又被狄仁傑、張柬之、駱賓王等人尊敬,賀蘭敏之當然很是高興,只是他擔心武則天有另外的看法。那就是會提防他結黨營私。

不過武則天好似一點都沒擔心這個,還再提醒賀蘭敏之。要替她多多薦舉人才,賀蘭敏之只得回去苦思冥想。想從記憶深處再搜尋一批現在還沒什麼名聲,但在原來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不過刻意去想,卻想不出更多,而他此時也期待著另一個著名人物裴行儉能早日回京。

到底是孫思邈的弟子,醫術高超,經謝瑤環的治療,李治的病情有了極大的好轉,已經能正常飲食及活動,並偶爾處理政事了!但武則天依然很小心地陪侍在金鑾殿,沒有回自己的仙居殿居住,並限制李治的自由,以要繼續調養為由不允許李治有更多的活動,也不讓他處理國事,至多將大臣的奏本念給李治聽,還附上自己的意見,李治當然不會反對武則天所提的處理意見了。

對此賀蘭敏之沒有一點怪,他已經完全知道武則天要如此做的緣由了。

在其他人眼中,武則天陪侍在李治身邊,會認為這是武則天對皇帝李治的體貼和關愛,在處理國事的同時還事事恭省,親自料理皇帝的生活起居,但賀蘭敏之自是知道,這是武則天最厲害的手段,把李治“圈養”起來,不讓他和其他大臣接觸,將這個大唐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置於自己的“掌管”之下。這樣百官見不到李治,連李弘這個太子面見他的老爹,也非常困難。上呈皇帝的奏本要經她的手,李治的命令要她傳達,可以說大唐的權力進一步掌握在武則天手裡。

這一切都可以用皇帝“養病”為藉口來掩飾。皇帝生病,作為妻子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