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創造的榮譽,便歸在他名下了。“諸宮調”產生於北方,隨宋室南渡,也傳到了南方,所以有南北“諸宮調”之分。南調以笛子伴奏,北調則是琵琶和箏。董《西廂》是北諸宮調,所以又稱《西廂■彈詞》或《絃索西廂》。

王實甫的《西廂記》承襲《絃索西廂》,是對這個經典故事的總結和完成。王《西廂》曲文之美是眾所周知的,讀起來餘香滿口。但是在《絃索西廂》裡已經有許多甚至更美更入情入理的曲文。如《長亭送別》一折,董詞是“莫道男兒心如鐵,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王詞是“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霜林是紅色的,“血”自然比“淚”更貼切也更有力些。董詞有“且休上馬,苦無多淚與君垂,此際情緒你爭知”;王詞是“閣淚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欲哭無淚,要比不敢落淚深刻得多。不過,就全本而言,王《西廂》還是更工穩華麗一些。故事的情節,董《西廂》也都完成了,但是有些枝蔓,張生兩度自殺兩度做夢,廝殺場面過重、過長。王《西廂》有刪減,也有增加,尤其是增加了紅娘的戲份。紅娘在董《西廂》尚不夠活躍,在王《西廂》中成了戲膽。王《西廂》還有統一之功,將人物的言行為性格完全統一,比方董《西廂》中,張生趕考不是因老夫人的逼迫,是張生本人原有的生活計劃,不得不行;張生聽說鄭恆騙婚,忽而要自殺,忽而又不忍:與故相之子“爭一婦人,似涉非禮”;鶯鶯又曾罵張生“淫濫如豬狗”。這些情節和細節均大失分寸,有悖人物身份性格。當然,最根本的區別,“王《西廂》”是代言體雜劇,“董《西廂》”是敘述體,人物說話前還綴著“道”的提示。人物說話是敘述者(演唱者)敘述出來的說話,到底不是戲劇。

《西廂》一劇十來個人物,人人都對西廂愛情有所貢獻,長老法本、莽和尚惠明(《絃索西廂》的法聰)、白馬將軍都放過不必說,叛亂將軍孫飛虎也有貢獻,正因為他的叛亂和搶劫,才為崔張的姻緣提供了大好機會;老夫人固然是愛情敵人,也有貢獻,恰因為“賴婚”之後允諾張生搬入居住,才為張生與鶯鶯小姐的最終合好創造了實地環境。張生、鶯鶯、紅娘是主要當事人,他們交錯推動著愛情的程序。張生對鶯鶯一見鍾情,口不擇言,首先遭到紅娘的搶白;張生吟詩,鶯鶯隔牆唱和;老夫人賴婚之後,紅娘便是最積極的愛情推動者;鶯鶯先是酬簡與張生相約,然後又“賴簡”批判張生;張生於絕望中染病。山窮水盡之時,鶯鶯又來赴約,成為愛情的最終完成者。在崔張愛情歷程中,每當無力發展時,便有人有事來推動,每當愛情將趨合好時,又會有人有事來打斷。於是,這出戏波瀾起伏,迂迴曲折,煞是好看。

《西廂》的故事並不複雜,能夠成為一大經典,關鍵是全劇能夠深入體察把握人物心理,特別是鶯鶯的感情脈絡變化。由此將內在心理衝突與外在事件衝突結合起來,製造了有力的戲劇衝突和戲劇情境,由此才達至不朽。

作為言情經典的《西廂》,其影響力貫穿此後的中國人文歷史,至少成為《牡丹亭》中杜麗娘、柳夢梅和《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參考範本。寶黛不留神之間就會把“西廂”中的美文當作語錄使用起來。

在《西廂》創作體系中,還有宋官本雜劇《鶯鶯六么》、金院本《紅娘子》、南戲《張珙西廂記》,可惜,至今已經看不到除題目之外的全貌了。

《會真記》,寫於公元9世紀,王《西廂》作於公元14世紀,經過近五百年的許多次焙煉,才有一部完美的《西廂》,歌唱著“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八章 誰家的散曲 全元散曲簡編(1)

《全唐詩》是清康熙時彭定求等編纂,出版於18世紀初。《全宋詞》是今人唐圭璋先生編纂的,初版於民國時期的1940年,二版修訂於1965年,三版續訂於1979年。《全元散曲》則是今人隋樹森先生編纂,初版於1964年。就規模而言,《全唐詩》收詩人二千二百餘人,收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全宋詞》收詞人一千三百三十餘家,詞作一萬九千九百餘首,殘篇五百三十餘首;《全元散曲》則收作家二百一十三人,無名氏若干人,小令收三千八百三十五首,散套四百五十七篇,規模小多了。不過唐有二百七十六年曆史,宋亦有三百二十年,元一代不過八十七年。這算是一個理由。而且,即使這樣一個規模,對於普通的讀者,《全元散曲》也很可觀了。比較理想的讀本是隋先生另行編訂的《全元散曲簡編》,收小令一千零八十首,散套一百二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