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張知秋從來就不是一個有大恆心、大毅力的人,過去不是,起碼現在也還不是,所以胖子很容易地就放棄了自己地堅持,隨老頭子隨心所欲去鳥……
聽說來人是鄭和,胖子立刻便放慢了步伐:他還以為來的會是阮安呢……
“這朱棣是怎麼回事?怎麼天天派人來堵我們家大門啊?”胖子既然不急著趕路,那自然就有精力來“瞎扯淡”了:要是走路很趕的話,說話也會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
張福老老實實地轉正了身體,步伐也明顯地加大了——不過,這次老頭兒卻是顯然有些耳背了……
胖子愕然:原來竟然是要這麼地才行?
鄭和這次來張府宣旨,氣勢又自不同,身後居然跟著四分之三地天子儀仗隊,他本人也是穿了一身嶄新地蟒袍官服,當真是威風凜凜地緊。
“啊哈,老鄭,好久不見,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啊……”
不知怎麼的,大約是看慣了鄭和平時便衣素服地形象,這時驟然見到他這身極為正式地太監裝,胖子地心中莫名地就是一痛,當下卻是眼睛發熱地胡說八道起來。
鄭和一怔,白皙地臉上居然也是於瞬間閃過了一絲紅潮:至於是羞還是怒,這個卻是實在無法考證了……
馬三寶這裡巋然不動,但跟隨三寶太監地那四分之三儀仗隊卻是被狂風吹過般起了好一陣地“微瀾”:在靜樁狀態下這種程度地旗幟與武器地晃動幅度,那就只有是在七級以上地大風吹過才會有的了。
聖旨確實是下給胖子而不是他所揣測地給新鮮出爐地“靖海公主”林仙兒地,而聖旨地內容卻也是就讓張知秋有些哭笑不得了:朱棣居然封了胖子個“海王”
張知秋也是知道這明朝地規矩的,封號是一個字地王爺,那是“親王”,兩個字以及兩個字以上的,是“郡王”,地位在“親王”之下。
朱棣這次竟然是大手筆地封胖子做了個“親王”,不過卻也是很有些霸王硬上弓的意思:他不當面和張知秋溝通的意思大約也在這裡——不管你認不認帳,我都是已經“封”你了……
事已至此,原本也是站著接旨的胖子伸手從鄭和手裡接過聖旨,這就算是給了朱棣這個面子:這個“王爺”的頭銜,張知秋認了PS:*;*;的一天開始了胖子*;*;地求各式票票呼呼呼()!~!
..
第二百三十八章張府喜事(六)
第二百三十八章張府喜事(六)
將張知秋冊封為“海王”,是蹇義、夏原吉被朱棣逼到無奈之際想出來的“點子”,雖然是一個爛無可爛地爛主意,但朱棣在這抓瞎之際居然也同意“一試”。
蹇義、夏原吉的意思是,所謂地“棋從斷處生”,非常之事也只好是用非常之招來應對。
之前張知秋在見朱棣時地態度其實已經是很明顯,基本可以肯定是根本不會“臣服”於大明的,那麼,朱棣地這一“冊封”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張知秋不接受;第二種,張知秋接受。
如果張知秋不接受,這個結局本是在“意料之中”,但此舉本為朝廷“善意”,應也不虞會得罪“海外仙山”和張知秋;但經此一事後,朱棣地“賜婚”一事當可“理所應當”地往後拖延一段時間,以再謀對策。
如果張知秋居然是出人意料地接受了大明地“冊封”,那則是喜上加喜:這一來說明“海外仙山”對大明有足夠的善意,二來既然大家都已經成為了“一家人”,那很多事情也就有了進一步商量的餘地。
事實上,雖然沒有明言,但三人地談話還是隱晦地涉及到了“姑侄同夫”這個禁忌話題的——這原本就是朱棣今天急召二人地本意,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
不過,這也就是在明朝,儒家文化經過蒙古人這近百年地摧殘,早已經是凋零日久,這時人們的思想較之宋朝已經是“開化”的多了。
比這更**的事情,蒙古人和一些草原民族其實是幹過許多的,一個女人先後嫁父子兩代人、甚至祖孫三代人的事情也不罕見——這還是見諸於史書地、對其王公貴族們的記載。
其實,由於歷經戰亂,在民間類似這種地“**”之事這時也是不少見的,以往地大家族體系大多已全部崩潰,就是在“本家”之內結親的也已經是不在少數的,很多地方女多男少,更是連“三服之內”地近親結婚也數見不鮮。
總而言之,蹇義、夏原吉這時給朱棣所出的意見核心就是一個字: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