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詞的翻譯下面,方新教授劃了紅線,並在一旁標註:公元975~981年左右,古格王松額派遣21名聰慧少年前往天竺學佛,暗示隱語與歷史有某種吻合。
至於那20餘名古格少年是否帶走了什麼東西,古格金書內語焉不詳,方新教授倒是細心地把能查閱到的關於那20餘名學佛少年的歷史資料進行了整理,根據現有資料,那20餘名少年是秘密出行的,所以具體的出行時間並不能確定,而且他們究竟到過哪些地方也不甚清楚,只知道出去的20餘人,最後僅有兩人活著回來,他們都師從於阿底峽大師,後來這兩人都成了古格史上有名的譯師,他們在外求佛也是十餘年之久,其時間之長並不亞於那位橫渡太平洋,向東而去的使者。
而關於第三件信物,目前的譯本碎片中還沒有發現有關它的任何線索,它究竟是已經交給了別人,或者毀滅,還是留在了西藏都不清楚,僅知道使者曾說過有三件信物。
不過,在這些譯本碎片中出現了三個問題,第一是使者對待三件信物的態度,從某些碎片中翻譯過來,使者的目的是要將三件信物交給三個不同的人,而隨後的一些碎片則完全反了過來,使者的目的變成了要將兩件信物藏起來,最好能分隔在天涯海角,永世不能見面,這中間的變化突兀而離奇,並且在目前的譯本碎片中找不到任何令使者態度發生轉變的原因和背景,實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方新教授告訴卓木強巴,按照岳陽開玩笑的話來說,從他們目前掌握的資料,只能得出那位使者患有嚴重的人格分裂症這一結論。
第二點是古格王對信物的態度,一些碎片上說,國王對使者尊敬有加,對使者提出的要求是無條件的執行;而另一些碎片上又說,國王暗中命人阻撓使者,也難怪呂競男以前告訴他們,使者是想把信物交給別人,而國王把信物強留起來,事實上連專家也沒弄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
第三處疑問也與信物有關,綜合他們看到的譯本碎片而言,暗指除了光照下的城堡外的另一件信物,是被國王遣人秘密送走了,而其中有兩三段譯文又特別指出,那另一件信物是張地圖,被國王強留下來,兩相一對比,竟然讓人弄不清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假的,只能期盼專家們將所有的金書內容全部譯出來。
除此之外,方新教授他們破譯德軍密碼時查閱的二戰資料也引起了卓木強巴的好奇和興致,他依稀還記得,很早以前呂競男曾提過,英國得到福馬的資料,在一戰後意外地丟失了,後來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卻落到了德國人手裡,但當時呂競男只是一句話帶過,並沒有詳細地解釋清楚,而後來給他們的資料中也沒有這方面的闡釋和論述。這次方新教授從希特勒和那些納粹高官的背景資料入手,做了詳細的調查,也加入了他個人的猜想,讓卓木強巴對這件事又有了重新的認識。
5、希特勒秘聞
方新教授在資料中這樣寫道:“毫無疑問,希特勒是一名崇尚超自然能力的狂熱信徒,這種思想促使他和另一些崇信超自然力量的德軍高官一起,定製了諸多秘密行動,包括黨衛軍和祖先遺產委員會的成立,對聖盃、聖槍的尋找,對古文字的研究,特別在西藏事件上……”
阿道夫,希特勒在小時候並沒有遠大的志向,他一心想成為一名藝術家,並因此產生了嚴重的偏科思想,在讀中學時,因數學和自然不及格而被留級,後因法語不及格而無法在六年制中學繼續就讀,轉而讀了四年制的中學。他父親死後,中學畢業的希特勒不想繼續讀高中,而開始他所向往的藝術家生活,他去了維也納,併為那裡的藝術氛圍所陶冶。希特勒本打算就讀維也納的藝術學院,可惜學歷不夠,未能被人家接納,其後他母親因乳癌去世,花光了父親遺產的希特勒不願意靠做苦力掙錢,又沒有一技之長,最終成為了一名維也納流浪漢。
1909年,希特勒的人生髮生了第一次轉機,他的一位朋友建議他畫些明信片並願意替他兜售,據說銷路還很不錯,這名流浪漢住進了廉價的單身公寓,並開始不再為吃喝發愁。當年剛滿20歲的希特勒,用現在的話來說,正是一名憤青,解決了溫飽問題的他有時間和機會接觸大量書籍,或許是遺傳了父親是公務員的血統,希特勒從小就對政治特別敏感,他查閱的書籍中有很多政治讀物和各種主義,難以令人置信的,他曾經深研過馬克思主義。
不過方新教授在資料中重點提到了另一本,叫《東方之珠》的雜誌,那其實是一本以獵奇和科幻為主的雜誌,由一名羅馬天主教徒編撰,雜誌中充斥著情色文學和種族主義,在奧地利少數幾個地區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