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染了病的傅恆就要死在雲南。而且,緬甸的人口也是不少,福康安這麼打過去,頂多也只是一兩萬兵馬,可對方如果急了,至少也能集齊二十萬人,以清軍的戰鬥力,能扛得過嗎?到時候如果再次失敗,福康安會不會將責任也分攤到他的頭上?
但是,這一切,何貴都沒向福康安問過,因為問了也是白問,而且還會自找麻煩。但他又實在是怕福康安亂來,所以,想了又想,只問了三個問題,都是跟開戰有關的:清軍優勢在於火器眾多,然南方潮顯多雨,彈藥如何儲存?緬人善於叢林做戰,我軍能否抵敵?如何對付戰爭之中會發生的水土不服等疫病?
可惜,福康安對他的這些問題連理都沒理,只是派人送來了一封信給他,信上只有兩個字:多事!
然後,就是讓王七催促他趕緊完成自己交待的事情。
於是,無奈之下,他只有按照對方的安排,一步步地往下走!鬧到現在,這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第二卷:京城沉浮錄 第一百七十三章 惡人先告狀?
更新時間:2008…8…18 19:59:19 本章字數:4939
甸人根本沒想到自己會遭到無妄之災。
乾隆四十九年的緬甸正處在貢榜王朝(又名雍籍牙王朝)的統治下,國王叫做孟雲,是一位比國前作為的國王。他興修翁民梨和難陀湖等水利工程,使國內的農業有了進一步發展,在注意發揚本國古代文化的同時,也注意吸收外來文化,派遣留學生到印度去學習研究有關醫學和各種科學,使緬甸的文化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也經常派遣使節前往清廷朝貢,努力修補因為多年前的戰爭而斷絕的關係,並且獲得了乾隆的響應。這個時候的貢榜王朝,可說是正處於黃金時期。
但是,福康安跟緬甸有仇!
其父富察。傅恆,當年南征緬甸之時染病,回京之後不久便即病亡;其兄富察。福靈安,隨父出征緬甸,結果沒打幾仗就染上了瘴疫,連北京也沒能回去就死了。可以說,福康安的老爹跟大哥,都是因為緬甸而死,但是,耗掉了父兄性命的那場大戰,雖然打得緬甸上表稱,卻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嬴了。而除了父兄之仇之外,福康安也有一些私心。雖然他從十九歲便參加了金川之戰,有過一些戰功,但是,那都是在別人的卵翼之下,有阿桂等老將護持,雖然不願意承認,可是福康安也知道,那種條件下,只要稍微優秀些的人都能獲得戰功。而且,金川之後。他歷任吉林將軍,工部尚書這些顯爵高位,卻都是乾隆賞地,身為一名武將,他甚至沒有真真正正的指揮過一場大戰,如今年僅三十歲便出任雲貴總督。他已經忍不住想要拿出一個讓人信服的成績來。再者,主動挑釁對大清國的武將來說,其實已經算不上什麼太大的事情,只要最後勝了,一般就不會有什麼事。就像大將軍兆惠,鎮守回疆的時候就聽說主動挑起過多次戰事,為自己跟手下謀取了不少地軍功。
何況還有何貴的那一張緬甸地形勢力分佈圖的“引誘”,使得他本就有些蠢蠢欲動的戰意再也按捺不住了。……何況。他的那些手下,也都想開打!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發財尚在其次,在大清國,有幾件軍功在手,比什麼都強。
所以,在接到車裡的訊息之後,福康安立即就命人將一封問罪書送到緬甸,之後,也不理會孟雲王還沒有回信。立即就調兵遣將,糾集了一萬八千綠營兵,開進了普洱!先前何貴所修的那些道路,使得他的開進順利無比。
……
“準備地時間也不算短了,何貴,軍糧與藥材都齊備沒有?”
“請大帥放心。西雙版納本就是盛產大米、藥材!又有近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現在所準備的輜重,足夠大軍用上半年而不虞匱乏!”
何貴也記不清這是第幾次跟福康安見面了,反正絕不會超過一掌之數。不過,每一次,這小子給他的感覺都還是那個熊樣!……鋒利,且自命不凡!高高在上不會正眼看人的模樣,讓他十分不舒服。尤其是現在。福康安高踞大堂之上,兩邊又都坐著那些所謂的驕兵悍將,卻讓他像一個犯人似的站在堂下聽訓,更是讓他反感無比。
“哼。半年?你這個知府是怎麼當的?我們大帥親自領軍,打一個小小的緬甸,用得了半年那麼長的時間嗎?”左面那排座位上,一個臉上有一道刀疤地將領冷哼了一聲,說道。
“那下官立即就派人把東西分出去一部分,正好聽說湖廣一帶今年欠收,大米有點兒貴,運過去的話,說不定還能賺上一些……”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