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習、提高自身修養的佔75?郾8%;希望母親改變教育方式,和他們多交朋友的佔80?郾2%;要求母親尊重個人愛好,給予獨立成長空間的佔80?郾2%。而另一方面,僅有3?郾7%的學生能接受母親現行的教育方式,認為母親能令自己敬佩、仰慕的僅佔接受調查者總數的7%。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心目中理想的母親形象,遠遠超過傳統的“慈母形象”。他們理想的“現代母親”可以概括為五個一點:懂一點電腦,化一點淡妝,少一點說教,露出一點微笑,多給一點空間,有氣質,愛學習,像個朋友一樣。

孩子們的要求並不過分。時代在變,孩子在變,孩子衡量父母的尺子也在變。

可是讓傳統的父母一下子變為“現代父母”,難度還是挺大的。當孩子們向我訴說對父母的“不滿”時,我常常讓他們對父母多一點體諒和寬容,可孩子們有時並不服氣。

我的一位女友和上中學的兒子關係鬧得挺僵,請我去調解。一天,我去她家,單獨會見她的兒子。這個大男孩上小學時參加過我組織的夏令營,對我很熱情,也很樂意和我聊。

“我媽對別人客客氣氣,對我卻總是大發脾氣。每天我媽下班一回來,我開啟門,只要見她臉拉得老長,我便立刻跑回自己的房間,把門關緊,省得捱罵。”說著兒子舉出幾件例項。

“你媽也不容易,她在單位是領導,操心的事不少,她回家又要做飯,照顧你,夠累的,愛發脾氣可能是到了更年期……”

“更年期?”沒等我講完,男孩就迫不及待地接過話頭,“自打我上學,我媽脾氣就這麼壞,更年期怎麼這麼長?您給我來個倒計時,更年期哪天結束?我也好有個盼頭!”

我忍不住笑起來。

我很同情這個男孩,事後我對他媽媽說,我們不能怪孩子不理解我們,我們也該改變改變自己了,儘管改變自己不容易。平時,我們很在乎孩子的物質要求,注重對孩子生活上的照顧,卻忽視了孩子內心情感世界,特別是忽略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定位。

女友聽到兒子對她的看法,說了句:“如今當父母真難,我們小時候哪有那麼多事!”可她還是答應,要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

從另一個角度看,新世紀當父母真好。

孩子離現代化近。家裡有一個上學的孩子,就會時常帶進來現代化的氣息,使我們跟上時代的步伐。

時代在變化,今天與昨天不同,明天與今天也不同。尤其當數字化、網路化、全球化這些新的名詞和新的概念闖入我們的生活後,我們天天都能感受到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包括我們所使用的許多產品不斷更新換代,使用週期越來越短,也包括我們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變革,它的貶值越來越快。我們祖祖輩輩沿襲的教子模式,越來越不適應今天的孩子。特別是當我們進入資訊時代後,生活方式將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到那時,我們可能身上只帶一張卡片,就可以走遍全球。人們將越來越感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重要,沒有學習能力,就寸步難行。

孩子們天天在用現代的眼光審視我們,逼迫我們去學習新東西,督促我們朝現代化靠近,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啊!在21世紀,變是惟一不變的真理。變是常態,不變是病態。因此,作為21世紀的父母,我們不妨改變一下自己,用21世紀的尺子來量量自己,學點新知識,變個新形象,努努力,當好“現代父母”!

2.父母渴求現代家教

把自己的感覺告訴孩子,不如讓孩子獲取自己的體驗。

幾年前,一位年輕的媽媽曾向我講述了一件讓她困惑的事。

女兒上初中了,整天蹦蹦跳跳,愛吃愛玩,對東西很不愛惜。新買的衣服,穿幾天就不喜歡了,扔到一邊不予理睬,對家人也漠不關心。

媽媽準備對女兒進行一次“憶苦思甜”教育。她花了400元,買了兩張票,陪女兒去看芭蕾舞劇《白毛女》。

看後,她問女兒有什麼感想,女兒想都沒想就說:“喜兒去當白毛女,我看是讓她爸逼的。借債還錢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楊白勞借了黃世仁的錢,為什麼不早點兒還給人家,逼得女兒躲進山裡?喜兒也夠傻的了,黃世仁那麼有錢,嫁給他算了,幹嗎要到深山老林去當白毛女?”

女兒的回答讓媽媽目瞪口呆。

“我女兒好像是從另一個星球來的,怎麼什麼也不懂,真拿她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