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利用的土匪。
第八,游擊戰爭的軍火接濟是一個極重要問題,一方面,大後方儘可能的接濟他們;又一方面,每個游擊戰爭根據地都必須儘量設法建立小的兵工廠,辦到自制彈藥、步槍、手榴彈等的程度;使游擊戰爭無軍火缺乏之虞。
第九,依照敵情與我之戰略需要,重新劃分敵後各地作戰區域與行政區域,使之適合新的戰爭情況。
第十,必須依照戰略需要,統一敵後各部隊與行政區之領導,以便集中抗敵力量,消除內部矛盾;但應反對互相吞併的軍閥行為。”'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l 年版,第609~610頁。'
為適應發展華中和華南的需要,全會決定撤銷長江局,設立中原局和南方局。會後,中共中央決定劉少奇任中原局書記,周恩來任南方局書記。為貫徹“鞏固華北”的方針,全會決定充實北方局,並在會後命令八路軍3個師的主力,於1938年12月分別進入冀中、冀南和山東地區,鞏固和發展這些地區的游擊戰爭,準備抗擊日軍即將展開的反撲。
在中日戰爭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歷史關頭,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及時制定了適應戰爭發展變化的各項戰略任務,為全黨全國人民在新階段中克服困難、堅持抗戰作了預先部署。這次全會的各項內容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認識戰爭、把握戰爭的卓越能力,以及對戰略新階段的正確指導。
第四編 轉入相持(1938。11~1940。12)
第二十章 中國抗戰相持階段的到來
第四節 國民政府調整軍事政治策略
武漢會戰後,日本停止了對正面戰場的戰略進攻,對國民政府採取了軍事打擊為輔和內部分化的政治進攻為主的新策略,在此形勢下,國民政府連續召開了一系列重要會議,調整對內對外的軍事、政治策略,調整後的策略既有整頓內部、抵制日本分化中國陰謀,培植力量以繼續持久抗戰的積極方面,又有限共、溶共,打擊國內進步力量等不利於團結抗戰的消極方面。這種情況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