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總不是好的。”
“不好,現在也遲。”
“兄弟,這樣好不好,要是今後水月宮的人再來,你將那件主貝給我,由我交還給他們,向他們求情,放過了兄弟、怎樣?”
“不行!”
“不行!?”
“你別書呆子氣啦,你將寶貝交給了他們,他們就疑心你是我的同夥了,說不定將你殺了,那我不是害了你嗎?”
“兄弟。水月宮的人不是這樣石講道理的。水月宮的那值黑衣大哥和紅衣、白衣兩位姑娘,為人極好,我去和他們說說就行了。”
“就怕水月宮來的人不是你的那位黑衣大哥和那兩位姑娘,你還沒說話他們就把你先抓起來了。”
“兄弟,你放心,你說的那一男一女,我在客棧裡也見過他們,還和他們說過呢。我看出,他們為人也很好,不是不講道理的人。”
“真的!?你見過他們?”
“兄弟,是真的,我絕不會騙你。”
小公主一笑說:“好呀,要是他們再找到我時,你就代我向他們求情吧。不過,最好他們還是別找到我。”
“兄弟,你打算今後怎麼辦?”
“怎麼辦?我不是說跟你們在一塊嗎?我聽說淳安縣的新安江,也是很好玩的,青山夾岸,危崖重疊,急流飛瀑,景色十分引人人勝,而且江水清澈如鏡。”
公孫不滅說:“不錯,那裡風景是美。”
小丹奇異問:“少爺,你從來沒有去過,怎知那裡風景美了?”
“小丹,我是從古人的兩句詩裡知道的。”
“哦?哪個人寫的兩句詩?”
“他是這樣寫的:‘湖經洞庭闊,江人新安清。”
小丹愕然,這兩句詩他牛點也聽不明白,便瞪大了眼睛:“這是什麼意思?我怎麼不覺得它美的?”
公孫不滅說:“小丹,看來你只會舞刀弄劍,不懂得詩詞之美。這位古人。就是唐代的詩人孟浩然。他是說,天下之湖闊,就數洞庭湖了:江水之清,就是新安江了。由此可見新安江的江水清澈如明鏡。要不是兩岸的峰青崗翠江水有這樣的清嗎?其實,這位詩人,在富春江、新安江就寫下了不少的詩句,令人神往。”
小公主也感興趣了,問:“他寫過什麼好的詩句了?能不能念來聽聽?”
“兄弟,孟浩然寫過的好詩可多了,他在建德縣江邊舟上夜宿時,就寫下了這麼一首五言絕句:‘移舟泊煙諸,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他將建德城外江上月下的夜景,寫得像一幅畫一樣的美。”
小丹聽得莫名其妙,不知是公孫不滅吟詠得不清楚,還是他聽得不明白。他將這一首五言絕句聽成了‘—周怕煙煮,一幕客愁心,眼眶添低樹,江清越近人。’這稀裡糊塗的四句,是什麼意思?怎麼像一幅畫了?它美在什麼地方?
小公主對這麼憂愁的詩也不感興趣,她原以為這個什麼孟浩然古人所寫的詩,大讚新安江神奇般的地方,和兩岸迷人的風光,以及江灘的驚險、壯麗,想不到是什麼愁呀憂的,有點大失所望,這又有哪一點令人神往呢?
由於小公主和小丹的身份、地位不同,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小丹是一個孤兒,為公孫家收養,一向伺候人,除了認識幾個字外,就沒讀過什麼書,這樣用詞簡練,高度概括的詩句,他是一句也弄不懂的。小公主是水月官的一隻鳳凰,一向高高在上,受人伺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也讀過不少的書,但她所讀的書,不是什麼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而是《三字經》、《百家姓》《女兒經》、《增廣賢文》等啟蒙的書,更多的是讀各派的武學及本門派的武功秘籠。就是讀詩,也讀一些寫英雄氣概,叱宅風雲,振奮人心的詩句。如岳飛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如辛棄疾的“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王維的“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等等詩句,尤其是杜甫所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這一首七言古詩,小公主可以說是一字不漏的能背誦出來,那些風花雪月、無病呻吟、卿卿我我的詩詞歌賦,小公主卻不感興趣。
小公主和小丹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喜歡練武,不喜歡讀書。小公主還多少讀一點書,小丹卻一點書也不喜歡讀,一叫他讀書就感到頭痛,他寧願去打柴挑水。所以他們兩人聽到公孫不滅吟出這麼一首詩來,小丹是完全不懂,小公主是懂而不喜歡。她問公孫不滅;“還有沒有好一點的詩?”
公孫不滅:“還有一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