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現在不同師兄去,他也會找個由頭自己去,聶蕾也不想總待在屋子裡,外面天氣雖寒,但比屋子裡憋悶地強。他們走到最低層的甲板上,這一層多是侍衛,婢女與不當值的太監走動,而聶風與聶蕾一身的便服卻在人群中也不顯眼,原本舟船雲集的京杭大運河,此時顯得很空蕩,許是因為皇帝御船在行駛的緣故,而十里長緹因為是冬天,並沒有春天的草長茵飛,綠意蔥蔥的景色,而顯得很是空茫,
“楊柳青青河水黃,河流兩岸葦籬長。河東女嫁河西郎,河西燒燭河東光。日日相迎葦籬下,朝朝相送葦籬旁。河邊病叟長回首,送兒北去還南走。昨日臨清賣葦回,今日販魚桃花口……”
聶風喃喃地低聲念著元朝著名詩篇《楊柳青謠》,在現代他曾經是去過楊柳青,一邊是景色秀美、煥然一新的御河,一邊是充滿民俗風情的石家大院、安家大院、明清街、楊柳青年畫館、楊柳青廣場。。。。。。此時的感覺如時空交匯一般,讓人分不清現實與夢境,分不清現在與未來。。。。。。
“啊,河裡是什麼?”一個驚聲尖叫著,
聶風飄飛的思緒隨著那聲驚叫已經收了回來,定眼往河中看去,沉浮的河水中,兩個被包裹著五彩袖衣的兩個孩童正在河水中快速漂動著,足足離他們的御船有好幾十米,
“是兩個孩子?”聶風對著身邊的聶蕾說著,
“這是在祭河神嗎?”聶蕾說到,
“不會吧!”聶風沒想到這是明目張膽的草菅人命啊,“可以肯定嗎?”
“沒見到那兩個孩童是用繩子鎖在一起的嗎?”
兩個白麵孩子臉朝水上,在運河中一沉一浮,迎水而行,
“聶公子,皇上讓你們快去頂層。”還是那個小太監,滿目潮紅地奔到聶風與聶蕾跟前,
“知道了。”定是因為這孩童之事,
到了頂層,果然見到康熙站在桅欄邊,雙目狠厲地盯著湖水,
“皇上!”
“聶風你們可見那河水之景?”康熙的語氣不善,
“已見到。”怕是欲加之罪啊!連坐可不是他想見到的,
“聶風你們沒話可說?”
“剛才我與同師妹見過那河中情形,想來卻是用孩童祭河,卻是殘忍。”聶風承認著,
“這就是你們道家所為?”語氣中的殺伐顯得易見,
“皇上,”聶風與聶蕾同時跪下,“並不是所有的道士都是如此,我承認我與師妹手中卻是有殺戮之命,但那些都是已死化成的惡鬼,或是冤魂想要索命,不得不殺,不得不收,但像這種用活人生魂祭天的手段,我與師妹卻是沒有,請皇上明鑑。”說完話,聶風與聶蕾都低下頭,不再言語。
康熙沒有說話,眼睛還是望著那沉浮中的孩童。而他身後,胤禛幾人正握著拳,皺著眉頭,數九寒冬之天竟也出了一頭的冷汗,他們怕自己的皇阿瑪會遷怒於聶風與聶蕾,也就不敢為他們隨意聲辯。帝王之心無人敢捉摸,更也不敢隨意猜度,一時間御船的頂樓只聽見呼呼的北風吹,與那湍流的河水聲兩廂交合著。
“皇上,”聶蕾突然開口著,
“恩?”康熙沒有回頭應了聲,
“孩童被繩子捆著,怕是有人牽扯著他們,那人想來便是做法之人,咱們不如跟著這兩個孩童找到那做法祭祀之人,也好探個究竟。”聶蕾提議到,
“就任那孩童在河中拉扯著?”康熙問到,
“那孩童早已死去多時,現在救上來也是活不過來,不如跟著也好為他們報仇找出殺人兇手?這不是更有意義!”
“好。。。。。。 吧!”康熙算是答應了,揮了揮手,在無人注意的地方,兩個暗衛又隱身退了回去。
第四十五章
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康熙四十六年的南巡也是康熙最後一次的南巡,與往年相同康熙南巡的目的之一是視察河工,治理黃河。當時黃河從河南開封南下,經徐州,宿遷入海,黃海與運河在蘇北的清河縣相交,淮河,睢水流入洪澤湖內,也由清河縣瀉入黃河。那裡河流交錯,水情複雜,經常氾濫,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省受害不斷。幾天前康熙還親自登岸上了江南臺莊,查視了百姓田莊,今年水患如往年一般,依舊未得到很好的控制,看得出康熙還是頗為憂心,而又在詢問了一老農狀況後才得知,雖然年年因為水患收成不好,但皇上聖明多時都免了大部分的賦稅與上繳的糧食,而今年除了賦稅的不減免,竟然米糧還有所增加,村裡許多人家都交不起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