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何人,怎麼會倒在我凌雲寺的外面?”淨空看到能說話了,就開口問道。
“我叫胡召,是胡安縣的人,因為家鄉遭到了水災,我和同鄉的人一起逃難,誰知半路走散了,我就一個人走到這裡來了。”那人聲音微弱,神情黯然。
“原來是一個逃難的人。”淨空暗自思忖。出家人以慈悲為懷,既然他暈倒在凌雲寺門外,也算是與自己有緣,於是淨空決定暫且把胡召收留下來。
據胡召所說,他已經三天水米未沾牙了,剛才其實是餓暈的。淨空聞聽之後,吩咐小沙彌去拿了素菜齋飯過來。胡召狼吞虎嚥地將那些飯菜一掃而光,速度快如風捲殘雲,小沙彌在一旁看得直吐舌頭。
到了晚上,胡召精神好轉、體力恢復之後,就幫著小沙彌做事。淨空發現胡召不但做事勤快,而且對於佛理也有一定的研究,於是,就抽空和他一起談論佛經。
一經談論之後,淨空才發現胡召只不過是對佛經義理懂得一些皮毛而已。不過由於淨空長久以來沒有遇到過可以他和辯論佛經的人,因此他還是有些遇到知音的感覺,和胡召樂此不疲地談論。
胡召顯然也非常喜歡談經論佛,不過,他說話之時眉宇間卻總是帶著悶悶不樂的神情。淨空對此不解,就問道:“施主是否覺得老衲所談的內容粗陋淺薄,不能入耳?須知從來高深的義理,都藏在一些老生常談的話語之中。”
“大師誤會了。在下聽大師所談的之話,句句切中佛經要義,實在是精僻之極。”
“那麼施主為何會如此神不守舍?你有什麼心事,不妨講來聽聽,或許老衲可以施以援手,幫施主解困。”
“在下此刻憂心忡忡,但並非是為個人之事。家鄉遭遇洪災,眾多鄉親背井離鄉,外出求生,衣食無著,哪能象我此刻這樣吃喝不愁,還能與大師閒坐談論佛經?想起他們,我心中就甚為擔憂。”胡召說這話時,一臉愁容。
“原來施主是為此事擔心。我佛慈悲,當年佛祖曾捨身喂虎,割肉飼鷹,我等佛門中人,自當學佛祖救化眾生之行。凌雲寺中雖然米糧不多,但是卻可以全部拿出來,供那些災民取食活命。”淨空一臉安詳,毫無不捨之意。
胡召聞聽此話,忙向淨空作揖致謝道:“多謝大師,我胡召在這裡代鄉親們謝過大師了。”
第一百零七章 施粥
凌雲寺開設粥棚的事傳到錦安縣裡之後,一部分災民聞訊趕來就食。
粥棚開在凌霄山腳下,棚前架了兩口大鍋,由小沙彌和胡召二人看管。當日趕來的災民不是很多,他們二人熬的粥,到天黑之時還略有剩餘。
接下來幾日,這些災民一傳十,十傳百,到凌霄山腳下吃粥的人越來越多,凌雲寺中的存糧很快就吃光了。那些吃不到粥的災民,聚在凌霄山下不肯離去。他們眼巴巴地看著空空的大鍋,等著小沙彌和胡召二人再從山上拿糧食下來。一些小孩由於沒有食物吃,餓得哇哇直哭。
胡召和小沙彌二人看著那些飢餓的災民,無計可施。由於寺中的糧食已經用光了,他們兩個人也和那些災民一樣在餓肚子。
淨空知道了此事之後,再也淨不下心來唸經了。他來到山下,看著那些站在粥棚前面餓得面黃肌瘦的災民,不停地在心中念著“阿彌陀佛”。
胡召走過來說道:“大師,我對這些災民說寺中已經沒有糧食了,可是他們就是不肯走。”
“錦安城難道就沒有其他人家在舍粥賑濟這些災民嗎?何不讓他們到錦安城中去求食呢?”淨空問道。
“聽他們說錦安城中只有一個‘楊大善人’在開設粥棚,雖然楊家支了十個鍋輪番熬粥,可是還是不夠災民吃的,這些人也是無奈之下才來這裡的。”小沙彌說道。
淨空聞言沉思了一下之後說道:“現在寺中也沒有糧食了,我們的一日三餐尚且不知在哪裡,又如何能再賑濟這些災民呢?你們二人不妨將此事對他們明說,讓這些災民另尋活路去吧。”
小沙彌聞言就離開粥棚,去一一勸解那些災民。胡召卻站在原地,並沒有行動。
淨空不解地看了他一眼,問道:“施主為何不願意去勸解那些災民?”
趙虎拱手說道:“大師,在下有一個想法,不知當不當說。”
“施主但說無妨。”
“這些災民此前就是因為在錦安城中吃不到粥,才到這裡來的。現在他們再回到城裡去,也同樣是無粥可吃。因此,他們寧可在這裡守著這兩口空鍋,也不願回去。如果我們寺中當真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