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章 扎紙術

這個颳著冷風的夜裡,曬穀場外邊泥地那株黑漆幽暗的老樹上,許多樹杈間掛著一條條扭曲細長的紙條,花花綠綠,色澤鬼怪,儼如許多變化成鬼蛇的幽靈懸在上方,在黑夜裡瘋狂啃食老樹的精源,看得人心頭陣陣發毛。

月淡星稀,天地幽謐。

坐在冰冷刺骨的水溝裡,蚊蟲撕咬,瘙癢難受。

只是醒來的阿顏,警告說我們暫時不能離開溝渠,再等等觀察情況。

“阿顏,那些紙物能動是怎麼回事?”我低聲問道。

“老崔,這你都看不出來?肯定是鬼物附身,將一個個紙紮的死人物品當做“陰身”,所以能行動自如,能殺死活人。”邱子健說。

“不對吧?”我質疑道,“肯定不是惡靈附身。”

我能確定這種想法,因為剛剛在曬穀場不遠處位置,我與那個沒有下半身,眼球外凸,一嘴綠牙的紙物纏鬥時,我一個巴掌,就將幾乎沒有重量的恐怖紙物拍飛出去,當時,能聽到“噗呲”紙張開裂的聲音,說明,那只是一個普通的紙物。

之所以紙物會動,原因很多,不只有惡靈附身紙人一個原因。

比如我們常見的放風箏,將紙人當做風箏,一樣能飄來飄去。

還有比如民間一些特殊人群掌握的“機關傀儡術”,同樣可以使紙物按照一定規律移動,甚至發出類似“口技”的聲響波動。

“傀儡術?這都能扯出來,老崔,你的想法都是哪跟哪啊?”邱子健不屑說道。

“怎麼沒有?”阿顏卻是替我說話了,“木偶戲,又叫傀儡戲,屬於傀儡術的一種,木偶藝人能驅動沒有生命的木偶進行表演,同理,你怎麼知道沒人能驅動那些冰冷紙物去害人?”

見邱子健不服氣,阿顏又說了一些關於古代傀儡的事情。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源流。據考證,木偶戲起源於春秋時殉葬用的木製俑人,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那時,有帝王大型喪葬時,還有“舞俑為樂,執偶為戲”等等的案例。

相傳,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劉邦被匈奴頭領單于困於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謀臣陳平訪知單于好色,而其妻閼氏又甚妒忌,於是刻木為偶,身穿綵衣,形如美女,裝有機關,安立城頭,翩翩起舞。果然,閼氏一見妒心大發,恐城破後單于得此“美女”後而自身失寵,便勸夫引兵而退,遂解白登之圍。這木偶立下退敵奇功,劉邦就珍藏宮中,“後樂家翻為戲具,即傀儡也”

傀儡在漢代用於喪樂及嘉會,隋唐已用於表演故事,宋代更加盛行。有杖頭傀儡、懸線傀儡、藥發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

……

邱子健仍沒有服氣,開口道,“顏美女,你說的這些古代事理,和我們今晚遇到的紙物,並沒有多大關係吧?那些行動詭異的紙人,可是有堪比人的戰鬥本能與技巧,那是木偶能比的?”

“白痴!”

阿顏鄙夷目光道,“邱子健,你聽說過那門古老的“扎紙術”嗎?”

邱子健很快脫口而出道,“扎紙的技術?”

“滾!”

阿顏無語道,“那是一種類似於陰陽家的禁術,算了,跟你說只能是對牛彈琴。”

扎紙術?

類似陰陽家的禁術?

坐在原地,望著旁邊年輕漂亮的女孩,我聽得很是震驚,“阿顏,這個世界上,真有陰陽家,真有那些術?不都是子虛烏有的東西嗎?”

據我所知,陰陽家,是我國古代戰國百家爭鳴時期的一個流派,齊國人鄒衍是陰陽家的祖師,陰陽家的學問,也被稱之為“陰陽學說”,內容的核心是陰陽五行,屬於道教一個支派,近代出土的竹簡《三十時》能證實陰陽家著作中蘊含大量道教色彩,只是可惜,陰陽家存在的時間太短,在漢朝時就已沒落,也不知那些東西有沒有傳人,能一代代流傳下來。

“扎紙術是有的!”

“扎紙術在我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民俗喪禮供俸中,扎紙術經過原始社會以來,一直以墓葬、殉葬俑的演變而發展至今。

“經過一千多年的演變,扎紙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我聽說有人隨便扎個紙物,能將厲鬼打的屁滾尿流”

“今夜。”

“遠處控制紙物傀儡的人,相信就是那一類存在。”

……

阿顏說完話,站起身,目光望向曬穀場邊緣外的那株百年老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