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江湖中極少有人知道,楊么乃是少林方丈心燈大師的侄子。去年心燈大師曾暗入洞庭,勸楊么接受宋廷招安,不要再為禍鄉里。楊么請心燈大師留了三日,親眼見官府欺壓百姓,而洞庭群豪卻以百姓為親人,劫富濟貧,保一鄉百姓平安的事實。心燈大師不禁動容,決意要助楊么一臂之力。適逢高宗皇帝大譙,召大師入宮建禮,心燈大師趁著高宗皇帝在勤心殿單獨召見之時,痛陳洞庭之況,並言鍾子義楊么無心造反,只是被逼無奈而已。說起洞庭百姓的種種苦狀,高宗惻然,御口許諾,鍾子義楊么等人只要歸降,便立即建節為荊湖節度使,轄制洞庭,雖為宋制,但不受官府制約。高宗特意開恩,將太祖皇帝留下的三面金牌賜了一面給心燈大師,命他曉諭楊么,只要接受招安,永不問罪。”

他看著眾人滿臉驚駭,頓了頓,又道:“太祖的這三面金牌乃專為轄制後世皇帝所設,身懷金牌,連皇命都可不受。高宗皇帝頒下一枚金牌,招安之心是極為赤誠了。心燈大師感激涕零,星夜趕回少林後,便想再入洞庭。但不料開封隨即陷入敵手,金軍偽齊脅迫少林寺歸降,並逼迫少林武僧為之效力。方丈大師身懷金牌,日夜憂急,深恐金牌落入敵人手中,反為禍害。不得已假意屈服,謊稱願身化舍利,使洞庭與偽齊南北合運,共取宋廷。劉豫數次遊說楊么,均無功而反,聞計大喜。他知道鍾子義聚斂極豐,只是從小疾病連連,身虛心弱,又最好煉丹導氣服引,進獻舍利正是投其所好,於是立即應允。但要煉製這顆舍利金丹,方丈不但身死,而且還需承受烈火焚身之苦。闔寺苦勸三日三夜,方丈大師仍執意就義,合掌連宣九聲佛號,投身菩提木火中,化身為這顆大慈大悲的傳功舍利。而那枚金牌就藏在木盒壁裡,方丈特命我交付楊么之後,便將這秘密告訴於他,玉成此事。哪知卻被你們奪了去。你說,你們該不該死?”

。 想看書來

第三十二章 金剛涅槃(3)

龍八一時都忘了雙臂上的傷痛。他實料不到舍利中還藏著如此重大的秘密!他更料不到這秘密竟然如此驚天動地,竟關係到一面太祖金牌。

要知道宋制極為尊古,尤其是太祖皇帝的遺訓,更被奉為圭臬,後世皇帝絕不敢違背半分。宋朝乃是文官政治,文官對於先帝遺訓更是尤為看重,就算皇帝欲不遵行,也架不住這些文官們誓死諫議。遺訓尚且如此,何況太祖金牌。

太祖當年登基之後,觀古為鑑,生恐後世皇權太大,無人制衡,於是制了三面金牌,召集文武官員,共同禱告天地,約定此三面金牌如太祖本人,金牌所命,就算皇帝也要凜遵。金牌正面為金龍飛舞,背後分別鏤刻著三句銘文:“聽諫”、“正意”、“不妄殺大臣”。

自太宗而至高宗,無不對這三面金牌極為恭敬,宋朝文官政治也才如此鼎盛。這金牌雖只是小小一塊,卻無疑是宋朝國寶,關係到國體尊嚴,社稷興衰。

而三塊金牌中的一塊,就藏在這小小的木盒中。金牌之價值,甚至遠在傳功舍利之上!龍八慢慢從懷中拿出了那個木盒,入手沉重,他本也沒有在意,此時細想起來,那自然是因為木盒中暗嵌金牌之因。

這塊金牌若是落到了楊么手中,自然會令楊么虔心歸順,洞庭水軍之力為朝廷所用。但若是落在偽齊或金軍手中,只怕將會為禍天下。輕則朝廷聲威大受損傷,先帝遺訓傳為笑柄,重則大軍叛逃,金國勢如破竹,亡國滅宗。無論那種後果,都對宋廷大為不利。

龍八忽然發覺,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多麼愚蠢。

或許,他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懷疑少林寺的。

他抬起頭,看著大顛,大顛的身子突然晃了晃。

一股血箭從他的口中噴出,他的身子搖搖欲墜!龍八忙扶住他,大叫道:“你怎麼了?”

大顛含笑道:“我方才被人伏擊,已受了重傷,強自支撐著奔到這裡,就是想將這個秘密說給你聽。現在,我終於可以放心了。”

他的雙目突然大睜開,厲聲道:“你一定要將木盒送到楊么手中,一定!”

他緊緊抓住龍八幾乎裂斷的手,手指深深扣進了龍八的斷骨中。他的目光熾烈如火,卻蘊含著無窮的不甘與希望,他眼中騰起的最後一絲金光漸漸熄滅,雙目卻猶自死勁盯著龍八。

龍八心中一陣悸動,他知道,大顛死不瞑目。他咬牙道:“你放心去吧,我一定完成你的遺願!”

突然,一道詭異的紅光從半空透下,瞬息沒入了大顛正在僵硬的體內,隨即,大顛死灰般的雙眼中爆出了一絲亮光,他的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