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你完全可以把它當做是一次探路,放輕鬆點我的大導演!”宗無上最後哈哈大笑了幾聲,拍了拍李力持的肩膀。
宗無上有如此信心,也是基於後世《功夫》一片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僅打入了世界電影最高成就的好萊塢,入圍了美國金球獎的獎項提名,而且也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收穫,突破了一億美金這個數字!
在中國而言,沒有一部電影有一億美金這個數字,而且還是2004年的一億美金!
聽宗無上這樣說,李力持也是鬆了口氣,不過最後還是苦笑道:“那好吧,這一次我就陪老闆你豁出去了,趕鴨子上架就上架,兩隻大蹼腳照樣撒得歡!”
有挑戰自然也有機遇,李力持這一點倒是看得透。如宗無上所說,這一次《功夫》的定位是放在了世界市場,那他身為《功夫》的總導演,其實也是把他放到了世界市場之上。失敗了也就一次而已,而成功了的話,那他也就立即會跟著上漲一個臺階,由香港著名導演上升為世界著名導演。
這個臺階的跨度,不可謂不大!
第六十六章 世界級的《功夫》
第六十七章 與工業光魔的合作
第六十七章 與工業光魔的合作
全球範圍內的特效領域來說,工業光魔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一家特效公司能夠與它相媲美,就是接近也沒有。以至於都有了一句話:“工業光魔為無數大片製作了視覺特效,也是視覺特效本身”!
可以將公司名稱與與公司經營的內容等同,想想看也知道成就之高!
不過雖然威名赫赫,其實工業光魔剛開始組成的時候,卻是非常的荒誕不羈,因為組成工業光魔的人員,有搞建築的、有做模型的、有拍攝廣告的、也有玩機械設計的,但是就是沒有一個是從事過電影的。專業為電影做特效的人員,居然都沒有從事過電影行業,可以說要多怪異就有多怪異。
然而,就是這麼一群荒誕不羈的人員,最後卻讓“工業光魔”成為了世界電影特效第一,成為了電影魔術的代名詞,被小布什授予了美國國家技術獎,這個由美國國會旨在獎勵那些在物理、生物、數學等等領域中的科技先鋒而設立的一個國家級獎項!
丹尼斯姆仁,正是工業光魔中的首席特效製作師!
和往常一樣,丹尼斯姆仁早早的就上班了,他要指導他手下的兄弟們工作,他自己也是要工作的,技術上的,非技術上的,他都要操心。技術上的,他需要指導弟兄們,有時自己也要操刀;非技術上的,他需要合理安排工業光魔的經營任務以及推廣工業光魔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讓更多的電影公司找上門來,找他們合作。
技術上的問題不提,公司推廣上面的事情卻讓丹尼斯姆仁有些煩心。
按理說,憑藉著這個時候工業光魔在世界電影特效製作這一塊領域的影響力,推廣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名氣大,別人想到的自然而然就是你了,別無其他選擇。數字領域雖然有個詹姆斯卡梅隆,索尼圖形影象運作公司雖然背後有索尼巨無霸支撐,但是比起工業光魔來,無疑是差了不止一籌。
但是,名氣大也是固定了的,該找上門來合作的已經都找上門來了,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了。而市場飽和了,業績自然就上不去了,自然也就需要進行公司的推廣了!
歐美國家的電影市場一向都是美國電影的後花園,工業光魔的市場也在了這一塊。如此,想要進行業務推廣的話,那就要排除這些地方。而在世界上除了這個地方之外,就只有一個地方的電影市場值得開發,那就是亞洲市場。
對於好萊塢大片來說,亞洲是一塊沒有開發的處女地。同樣,這個說法也可以適用在工業光魔身上!
這個時候的亞洲電影市場,正是港片大行其道的時候,港片並沒有沒落。好萊塢大片別看在歐美國家猛地很,橫衝直撞的,但是一放到亞洲來,還是拼不過港片。這是文化上的優勢,就像港片在亞洲很猛,但一到歐美立即就焉了的原因一樣。
不過好萊塢大片再在亞洲栽得很慘,但是依舊要上,一會兒工夫不行那就軟磨硬泡,用滴水穿石的功夫。因為亞洲的電影市場實在是太大了,特別是中國,十三億人口,這是一個何其龐大的數字?
不說全部人都去電影院看電影,就算是十分之一,一千萬人去買票看電影,那一輪下來也是數億美金的票房。想想看,一部電影有上億美金的票房已經算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了,而僅僅只在中國一下子就能有數億美金的票房,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