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請一群道士做法,什麼人都不請,由百姓自主的將李治的棺材抬去陵墓,而且是以接力的方式,李治向來是以仁義著稱,由天下百姓去送李治這最後一程,無疑是最為合適的,甚至是千古佳話,最為關鍵的是省錢,但是氣氛絕對比隆重路線要好得多。
武媚娘最終採納王玄道的建議,工部耗費三天三夜弄了一個一百人抬的棺材。
等到李治出殯那日,那氣氛可是感動,沿途百姓激動往前湧,爭著搶著要去為李治抬棺材,並且許多百姓都是沿途一直跟著,各種淚奔。
走的雖慢,但是日夜不停,百姓不斷的接力,哪怕是晚上,大家也是舉著火把,場面更是催人淚下。
就沒有哪個皇帝這麼深受百姓的愛戴。
這也創造一個記錄,因為參與的人數達到二十萬之多,這個記錄必將會被載入史冊,反而成為對於李治一生最好的褒獎。
要知道以往皇帝下葬,都是朝廷強制百姓去的,而這可都是百姓自願的。
更加巧合的是,李治生平就不喜歡那些奢侈品,是一個有儉德的皇帝,那麼大臣們就建議,弄一些李治平時用的生活用品就行,那些奢侈品就留著,別埋了,少府這麼窮,別這麼浪費了,那些奢侈品還能夠抵押出不少錢來,故此李治的陪葬品就是非常普通的,不跟李世民一樣,陪葬的都是金銀珠寶,還有王羲之的畫,整一個字,俗。
李治走得是高雅路線。
至於陪葬的人,武媚娘決定不安排人陪葬,但是卻將李治身邊的嬪妃、太監、宮女都給安排道陵墓邊上的一個行宮裡面,養著他們,但是不准他們離開那裡。
這些人畢竟是李治身邊的人,他們這些人知道很多事情,因此決不能輕易的放出去的,要麼就將他們給殺了,要麼就得留在宮中,如今是武媚娘當權,她怎麼可能留著李治的那些嬪妃,沒有殺她們,也都是因為她剛剛即位,不好意思大開殺戒,就選擇養著她們。
那些人都還是感恩戴德。
至於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