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丫鬟說你連飯都吃不下了。”
“。。。。。。!”
韓藝呵呵一笑,又道:“但是我也沒有辦法,這其實只是我的緩兵之計,我目前實在沒有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但如果我什麼都不做,百姓將會對我失去信心的,這會令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我只能吹噓朝廷,這樣百姓才會對我們有信心。”
顧傾城問道:“你這麼聰明,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韓藝嘆道:“我非常聰明,這我也認同,可是問題,李義府玩得太大了一點,中央沒有錢,地方也沒有錢,而且地方官府都關門了,我就算想要徵稅,也沒有一個人幫我去徵,我又不會變錢,唉。。。我真是心力交瘁啊!”
顧傾城道:“可是我看你好像很輕鬆。”
韓藝苦笑道:“那都是做給別人看的,如果我天天愁眉苦臉,那誰都知道我沒有主意啊。你這麼聰明,可有主意?”
顧傾城道:“我一個婦道人家,哪來的主意啊!”
韓藝聞言不禁嘆了口氣,道:“那就再多按一會兒吧,說不定會給我靈感的。”
。。。。。。
但不管怎麼樣,韓藝的政策還是起到正面的作用。
戶部將告示貼出去之後,那些小作坊立刻就被許多商人、地主給搶得一乾二淨。
畢竟如今這風向已經轉變了,韓藝回來了,李義府他們被軟禁了。而大家都知道韓藝一貫的政策,就是重商主義,那這作坊又不要錢,只要你將人給招齊,給一口飯吃,那這作坊就送給你了,這是低成本的投入,絕對值得一賭,不但是商人,就連地主和一些官員都開始出手,因為這些作坊都是五十人以內的小作坊,他們還負擔得起,尤其是官員,他們都面臨著失業危機。
這其實就是在賭未來的政策走向,就當下的情況,收購作坊怎麼都不划算。
等於城內的失業流民又少了一圈,百姓就更加有信心了。
與此同時,那精簡官員的工作已經全部結束,軍方那邊其實還要快一些,因為有李績帶頭,將他幾個孫子的官職全部取消,福利也全部免除,契何力他們也跟著這樣做,他們知道只要國家緩過來了,他們的子孫還是有機會再回來的。
因為軍方都是裁減那些公子兵,就是那些二代們,真正有功勞的都沒有動,因為這些公子兵都是他們可以控制的,而且李績都將自己的孫子給裁掉了,那些人的父母也不好多說什麼,而且裁掉他們也不會失去人心,要是將那些在軍中立下功勞的將官都給裁了,那軍心就可能會亂,我在這裡幫你們補漏,你們還把我給裁了,誰也不會盡力去做。
當然,這重頭戲還是文臣,因為這幾年官員的增加,主要是來自文臣,當初武媚娘搞的雜色入流,一下子就增加了上千官員。
可是一山還有山高,這韓藝比武媚娘更狠,瞬間裁減幾千名官員,這是亙古未有過的事。李世民當初都沒有這麼囂張,李世民當時精簡官吏,那是非常漫長的過程,各種考核,擇優而取之,而崔戢刃他們完全就是憑藉自己印象,去挑選留任的官員,什麼考核,都不需要,故此他們都是抱著愧疚的心在做事,因為這絕對不公平。
但是如今數萬萬百姓流離失所,那相比較起來,這就很公平了。
韓藝自己都沒有看,反正人數對了就行了,就讓崔戢刃拿著名單去給李治看,李治也只是看了一眼,就准許了,具體留了誰,他自己也都不清楚,其實蕭家、楊家都有人被裁。
反正韓藝都讓他們畫圈圈了,那也就是說隨便他們裁。
蕭家雖然感到不爽,主要是面子過不去,但是他們也沒有去找韓藝鬧,畢竟韓藝是尚書令,當朝第一人,單論權力比李績還要大,因為軍方有很多將軍,不是李績一個人說了算,行政方面那就是韓藝一個人說了算,而且他們的一些孫子當初就被韓藝給弄去西北做官,沒有受到牽連,他們也在家等著,等到時再說。
李治現在都已經不在乎什麼人才,這麼多人才結果弄成這樣,他對於人才已經心灰意冷,而且他也不怕韓藝趁機鞏固自己的勢力,因為韓藝在朝中就張大象一個心腹,而且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裁掉這麼多人,要想趁機收攏人心,也沒有時間,況且韓藝根本就沒有看過。
而且韓藝裁的是四品以下的官員,重要大臣,肯定是皇帝來做主,韓藝這點分寸還是有的,不過三品大臣幾乎都被軟禁著。
這告示貼出去,整個官場頓時一片哀嚎!
這簡直堪比政治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