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3部分

了。

這一句話倒是提醒了儒生,格物致知只是儒家思想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理論,不是核心思想,你演孔子當然得表達儒家的核心思想,這有本末倒置之嫌。

起初他們沒有在意這一點,主要是因為四大家族都推崇這個理論,如今裴清風的一番話倒是點醒了他們。

一個儒生就道:“裴公子這話不錯,雖然少年孔子挺好看的,但總讓人覺得少了什麼似得。”

“不錯,韓小哥,我建議你多增加一些儒家的主要思想,如德治、禮治、仁治。”

“若是韓小哥有何不明白之處,我們都願意提供幫助。”

。。。。。。

當初鄭伯隅等人也就此向韓藝發出過質疑,韓藝是利用儒道佛之爭說服了他們,但那只是私下討論,在這裡,韓藝哪裡敢這麼說,萬一傳出去了,道家、佛教不得來找他麻煩,道家的始祖是李唐的祖先,佛教是他老丈人的信仰,哪邊對於他而言都是禁區啊。

但是,韓藝既然考慮過這個問題,當然也準備好了一番在大庭廣眾下的說辭,笑道:“裴公子說得的確不錯,格物致知的確不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卻是支撐起儒家思想的擎天柱。”

眾人聽得震驚不已。

這完全就是沒有任何理據的,傻子都不會相信呀,若非格物致知是出現在《大學》中,幾乎沒有人會去在意,連主要思想都談不上,怎麼就成了支撐起儒家思想的擎天柱。

韋季不敢置通道:“你說是就是啊!”

韓藝道:“我是有事實依據的。”

裴清風卻顯得非常害怕道:“韓小哥,此話可莫要亂說,否則可能招來禍事,慎言,慎言。”

你孃的,老子不過說句話而已,這也會招來禍事,那還讓不讓人說話呀,我看你就是禍事吧!韓藝暗自不屑,道:“因為我不是儒生,故此對於儒家思想的一切,我一直都非常慎言,我確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裴清風面對韓藝,倒也不敢大意,但是這完全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從未有人這麼說過,這真是不可思議。

一個儒生好奇道:“韓小哥,你這從何說起啊?”

韓藝笑道:“眾所周知,儒家的主要思想就是德治、禮治、仁治,但這可以用一句來總結,就是根據我華夏民族在這一片特定土地上長期生活所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然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建立成一套行為規範和準則,力求創造出一個和諧友愛的國度。不知大家是否認同?”

大家均是點頭。

德治、禮治,這不就是一種行為規範嗎。

而這是人想出來的,又不是盤古開天闢地弄出來的。

那麼韓藝說的當然是對的啊!

韓藝又向裴清風問道:“不知裴公子以為如何?”

裴清風知道韓藝陰的很,不敢貿然點頭,仔細一想,這話沒錯,而且與格物致知沒啥關係,於是道:“當然是如此,但不知這跟格物致知有何關係?”

“這其中是大有聯絡。”

韓藝笑道:“因為這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儒家思想是在特定土地上形成的,也可以說這一片特定土地是儒家思想的發源地,是誕生聖人的土地,那麼要更好的規範行為,去創造和諧美滿的國度,首先是不是應該瞭解這片特定的土地,這是最基本的,好比說寫字,你得有筆有紙吧,你哪怕是拿石頭在石壁上寫,首先得你知道石頭是可以在石壁上寫字的。

同樣的道理,那麼作為儒生,是不是應該去探究這一片特定的土地,探究這一片誕生過聖人的偉大土地,如果你連自己生活的環境都不瞭解的話,那你談什麼創造和諧的國度。怎麼去探究?這就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引力存在在這一片土地上,我們是不是應該瞭解,很多學術中都存在著太陽、月亮、星星,我們是不是應該去了解。風是如何形成的?水又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去了解。只有將這一切都瞭解清楚了,我們才能根據這片土地的特殊性,去規範行為,創造和諧的國度。”

眾儒生聽得沉思了起來。

相比起德、仁、禮,韓藝這一番話明顯要更加深奧一些。

韓藝目光一掃,暗笑,不就是宣傳造勢麼,我要忽悠不了你們,那我就甭混千門,改混佛門得了。又繼續說道:“聖人云,百善孝為先,那就拿孝來說吧。何謂孝?我認為最基本的是不要讓父母活活餓死,你得在父母年邁不能動的時候,養活他們。你總不能說雖然我父母已經活活餓死了,但是我很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