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吐蕃曾多次進入河湟之地,大唐始終奈何不得吐蕃,我們實在是沒有好辦法。”李晟沉吟一陣,很是無奈的道。
他說的是實情,就是名將如王忠嗣,鎮守西北,也只能採取守勢,修建了大量的軍事設施,對吐蕃嚴加防範。就是這樣,吐蕃仍然時不時就入侵,王忠嗣也是無可奈何。
“李光弼,你說呢?”哥舒翰深知李光弼足智多謀,問詢起來。
“數十上百年來,吐蕃不斷入侵河湟之地,大唐無可奈何,這次……”儘管李光弼足智多謀,也是束手無策。
“大帥,你說怎麼打,我們就怎麼打。”眾將也是無策,乾脆把這難事交給哥舒翰了。
哥舒翰第一次領兵,就遇到如此棘手之事,眉頭擰得更緊了,盯著李昌國,問道:“監軍,你可有妙計?”
“妙計不一定有,計較倒有一個。”李昌國從容自若。
“哦!”眾將大是驚訝,目光齊刷刷集中在李昌國身上。
“這次吐蕃出動十萬大軍入侵河湟之地,我估摸著這是孫波茹的所有兵力了,若是我們把十萬吐蕃大軍殲滅掉,那麼大非川就空虛了。只要我們再打下石堡城,就能兵不血刃而打下大非川。”李昌國右手一揮,大聲道:“這是千載良機。”
“監軍,您的妙計雖好,卻是不能實現。”李晟儘管對李昌國很是佩服,此時也是反對了,道:“這種事,我們做夢都想,更為此而付諸了行動,卻是沒有一次成功。儘管我們恨吐蕃狗,卻不得不說吐蕃狗並非無能之輩,他們也防備我們下死手。”
“是呀!”哥舒翰和李光弼重重點頭,附和李晟。
吐蕃的國力不及唐朝,卻能與唐朝為敵百年,並不是幸致,而是有其必然因素,吐蕃並非無能之輩,而是有不少人才。每次出擊河湟之地,吐蕃都要防備唐軍斷其退路,凡是險關要隘,吐蕃都會把守。
如此一來,吐蕃就無後顧之憂,撈夠了好處,立即撤退,讓唐朝無可奈何。
“吐蕃數十年來都在防備大唐斷其退路,我們要想全殲十萬吐蕃大軍,就要出其不意,攻其無備。”李昌國走到地圖前,右手重重在地圖上一拍,道:“這裡!只需要我們扼守住這裡,吐蕃就是插翅難逃!”
李昌國的聲調很高,富有激情,很能振奮人心。然而,眾將把李昌國所拍之處一瞧,個個呆若木雞,張大了嘴巴,說不出話來。
“咕咕!”
哥舒翰喉頭髮出一陣怪異的聲響,艱難的嚥了一口口水,聲音沙啞,很是艱澀的道:“這能行麼?”
“這是幹掉吐蕃十萬大軍的唯一機會,不行也得行!”
李昌國右手一握拳,聲音並不高,卻是透著無比的堅定。
第九章 看你的!
第九章看你的!
“這……”哥舒翰膽量過人,等閒難有事讓他驚訝,象這般失聲是他這輩子頭一遭遇到。
實在是李昌國的提議太過驚人了,太有震憾力了!
“監軍,您的想法固然是好,可是,那裡無法透過呀。”李光弼的膽量也不小,在經過短暫的震驚之後,總算是回過神來,委婉的反對。
“是呀!”眾將一片附和聲。
“昔年,我們也想過透過這裡,挑選了一批勇士,卻是沒有成功。”
“莫要提了。當年,我參與了,雖然過去這麼多年了,一提起這事,我的腿又打哆嗦了。”
有將領大聲道來,聲音中蘊含著恐懼。
李昌國一瞧,這個將領身材高大,精悍過人,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殺氣,很顯然他砍下的頭顱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屬於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那類人,然而,他一提起這裡就是臉色大變,雙腿微微打顫。
“切斷吐蕃退路有兩處要地,一處是石堡城,一處就是這裡。”
“石堡城易守難攻,有吐蕃狗鎮守,要想攻下來很難。這裡,吐蕃狗連鎮守都免了,除非我們長得有翅膀,會飛飛過去。”
眾將議論紛紛,話語中透著無窮遺憾。
“這裡的確是切斷吐蕃狗退路的好地方,若是能夠成功的話,吐蕃狗是插翅難逃。”哥舒翰緊擰著眉頭,狠狠搖頭,很是遺憾:“卻不能成功,徒嘆奈何。”
這話說到眾將心坎上了,眾將點頭贊同,長嘆一聲。
“呵呵!”李昌國微微一笑,右手一擺,阻止眾將再議論下去,道:“我研究過這裡,知道這裡的難度有多大。不過,你們莫要忘了,我們還有龍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