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七世紀起,《周易》就到西方學者的關注與喜愛,尤其十八世紀初,德國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根據法國傳教士白晉寄給他的《易》圖資料,發現了六十四卦的二進位制奧秘,使《周易》在世界科學史上顯示了出誘人的魁力。
國外“易學”研究組織如雨後春筍,相繼問世。如美國的“國際《易經》學會”、“《易經》研究會”、“東方文哲精華學會”、“《易經》考古學會”等,並出版了《周易網羅報》等。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上古祖先的聲音《尚書》
《尚書》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史書。
古人“尚”與“上”通用。“尚”即上古,“書”即記錄在竹帛上的歷史。“尚書”即“上古的史書”,也有“君上之書”的意思,因為這部書的內容多是臣下對君上言論的記載。
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8226;正說篇》中說:“尚書者,上古帝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下所書,故謂之《尚書》。”
《尚書》所記始於堯、虞、舜,中歷夏、商、周,終於春秋中前期的秦穆公,跨度1500多年。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的天文、地理、哲學、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是來自上古祖先的聲音,也是我們瞭解古代社會的珍貴史料。
一、撲朔迷離話古今
《尚書》成書於春秋末年,由孔子編纂而成。
其時,正是社會大變革、大動盪的時期,“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史記&;#8226;孔子世家》)孔子深感不安,他一邊蒐集整理古藉,編訂《詩》、《書》、《禮》、《樂》、《易》、《春秋》,一邊講學授課,把上述六種典籍作為教材向弟子傳授。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統一思想、令行禁止,他在李斯建議下,大舉焚書坑儒。除醫藥、占卜之類的書藉外,凡不是秦國史官所寫、不是官家所藏之書,統統在三十天內焚燬。
《尚書》自然難得幸免。
當時,濟南有個姓伏、人稱伏生的人,曾在秦朝做過博士,有一部私藏的《尚書》。秦始皇下令焚書時,他偷偷將《尚書》藏在了家中的牆壁內。
過了七八年,待劉邦、項羽的楚漢之爭結束,“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史記&;#8226;儒林傳》),其餘數十篇朽折散絕,成了殘文斷簡。
在此後的幾十年中,伏生就用這部不全的《尚書》講學於齊、魯之間。
漢文帝劉恆即位後,十分注重蒐集整理古籍。他聽說伏生有一部《尚書》,就派掌故官晁錯前去搜集。
此時的伏生,已經九十多歲,不能進京,而《尚書》也早已破爛殘缺。晁錯只好住在伏生家中,由他口授講解,自己一一記錄。
伏生所藏《尚書》是用什麼文字寫成,已不得而知,但晁錯記錄時所用文字卻是當時通行的隸書,於是被稱為今文《尚書》,成為官方定本,並通行於世。
後來,一些傳經者為使大家尊信,竟將今文《尚書》說成原本就是二十九篇。因為二十九取法於天象,即北斗星加二十八宿之數。
武帝末年,分封在曲阜的魯恭王劉餘,因擴建宮殿拆除孔子舊居,在牆壁中發現了幾部古書,其中一部即是《尚書》。由於這部《尚書》是用先秦字型書寫,故稱為古文《尚書》。
所謂“古文”,其實就是晚周民間的別體字。那時恭王肅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趕緊將這些古書交還於孔子的後人孔安國。
孔安國將古文《尚書》和通行的今文《尚書》比對,結果多出十六篇。頓時如獲至寶,畢恭畢敬地獻給了皇上。
由於古文《尚書》語言佶屈聱牙、字型奇異難辨,一時無人通讀,朝庭只好封壓起來。
直到成帝時,經學家劉歆領校皇家藏書,用古文《尚書》校勘今文《尚書》,校出今文《尚書》脫簡及異文若干,便向皇上建議推行古文《尚書》,可是立即引起眾人不滿,並由此暴發了一場今、古《尚書》之爭。
今文派繼承了先秦諸子遺風,思以其道易天下,主張通經致用,他們解經只重微言大義,研究其歷史、政治;古文派不重哲學而重歷史,他們要負起儲存和傳佈文獻的責任,留心在章句、訓詁、典禮、名物之間。
其間,古文《尚書》還出現了“河間獻王本”、“中秘古文字”、“張霸百兩篇本”、“杜林漆書本”等。比較流行的是“杜林漆書本”,因為該本沒有“佚書”十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