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中國人的宗教心理與西方人真是有太多的不同。西方人為了死後可以進天堂,跪倒在一個神腳下,猛勁叩頭;中國人為了求長生,急急忙忙這拜一下佛祖,那拜一下老君,一轉身又跪倒在關公的神像前。但為什麼中國人會有這樣一種心理,目前的研究還比較欠缺。
中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呢?有,甚至可以說,中國的宗教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宗教。因為中國人什麼都信,什麼都拜。世界上任何正統宗教只要傳到中國,中國人都信,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等都是從域外傳來的宗教,都有市場。除正統宗教以外,民間信仰最多的是大大小小的邪神,也叫〃淫柯〃。山神、土地、精怪,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草木,活著的好人,死去的壞人,沒有他不信的。常常是剛剛拜完菩薩,馬上又拜老君,在回家的路上可能還要去一趟土地廟,回家以後又給祖宗靈位上一支。裔。
在說到中國人的宗教意識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就可以發現許多事例。一個人晚上做了一個惡夢,一旦驚醒,他會不自覺地吐一口唾沫。這個舉動來自一種古老的宗教禁忌,這本身就是一種宗教意識。當一個人的眼皮突然跳動時,他會馬上想到:是禍?還是福?這也是一種宗教意識的表現。
這些年來社會上流行氣功,許多人都去練氣功。實際上氣功對人的功能是值得懷疑的,許多當時曾紅極一時的功法消失就說明了這一點。但是,氣功熱卻沒有因此而消失,一種氣功功法完了,另一種氣功功法馬上會頂替上來,信奉者依然熱情高漲,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氣功熱的背後是一種宗教情緒,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已經把氣功看成了某種宗教形式,它可以部分滿足人們的宗教需求。一些人聚到一起,相互傳遞著一些帶有宗教成分的資訊,很容易形成一個宗教小環境。
中國人的民間宗教信仰態度比較複雜,舉一個例子,宋代新昌縣有一年發生大旱災,縣衙中有一個主簿,名叫楊元光的人,他帶著一幫人到白鶴祠祭祀,祈求天降大雨,解除黎民的旱災。他跪在地上,誠心誠意祈禱了一遍,可天上還是晴空萬里,連一絲風也沒有。楊元光耐著性子,又十分虔誠地祈禱了一遍,天上依然烈日炎炎,連一絲雲彩都沒有。當楊元光祈禱了第三遍仍無動靜的時候,一股怒火一下直衝腦門,破口大罵:你這個神算個什麼東西,白白吃掉了百姓的供俸,竟然連這麼點事都不辦,要你還有什麼用呢?罵完,他下令砸爛了神像,拆毀了神祠。這就是中國民間對宗教的典型態度,靈則信,不靈則毀,一點面子都不給。再舉個例子,南朝齊梁時期,有個人叫張融,臨死時遺命〃左手執《孝經》、《老子》,右手執《小品》、《法華經》,大家知道,《孝經》是儒家的東西,《老子》是道家的東西,《小品》、《法華經》是佛教的東西。他想告訴人們:我什麼都信。
山西太原東面有一座山,唐朝時叫崖山,每當這個地區發生大旱時,當地人就放火燒山,熊熊的烈火,滾滾的濃煙騰空而起。這就很奇怪了,天旱時不應放火,因為水火是不相融的。但當地人有當地人的說法,據傳說崖山的山神娶了黃河之神河伯的女兒為妻。這樣一來,放火燒山就有道理了,大火一起,黃河之神總不能看著自己的女兒被活活燒死吧,父女情深,必然會帶著黃河之水來救女兒,這樣,大旱不就能解除了嗎?我們在佩服當地人聰明的同時,也真有點哭笑不得,這算什麼事?這就好像黑社會的〃綁票〃,打個電話告訴她的家長,你再不來我可就〃撕票〃啦。千萬不要認為這僅僅是個特殊的事例,中國古代歷來就有這個傳統。《山海經》中就有〃女丑曝屍〃的記載,女丑是個巫師,天上十日並出時,大地一片焦枯,大約是女丑沒有祈來雨水,就被族人推進太陽下活活曬死了,人們是這樣想的:巫師不是可以通天神嗎?曬我們你可以不管,曬你一下看你管不管,沒想到一下子就給曬死了。可見,這種心理是中國人固有的。
有人說,因為中國人在農業經濟中變得很功利,有用就去信。也有的人說,中國人重實際,不重虛幻,相信自己,不相信鬼神。這種解釋我們能滿意嗎?全世界農業經濟的民族,絕非僅有中國,那麼,他們對宗教是否也很功利呢?當然不是。那究竟是為什麼呢?
中國人相信眾多的民間宗教,這說明中國人有很強很強的宗教意識。中國人對眾多的民間宗教心態複雜,這說明這些宗教形式表達不了中國人的宗教意識。這樣一來,在強烈的宗教意識下,中國人什麼都信,造成了宗教的繁榮。但中國的宗教意識又很特殊,現有的宗教形式都不能充分表達它,所以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