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說了這麼三句話兒:

興字頭,

林字腰,

大字底下賣火燒。

這三句話,寫成一個字,就是:爨。

臘月:春聯

臘月:春聯

村民的節日,基本上與群體娛樂,勉勸農事,祈求豐收,祭祀祖先有關。以農為本,驅災祈福,又是所有節日的特點。儒、釋、道三教並存,形成以儒家學說為主體,佛教、道教為兩翼的文化格式,養成了善良、寬容、純樸、務實、敦厚的民風民俗。

在村裡,數除夕節最能體現節日那種氣氛了。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村裡人稱之為除夕節,也叫年三十。除者,歲時逝也;夕者,夜晚也。原意是:

一夜連雙歲,

三更分二年。

忙忙碌碌的一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這一刻更顯珍貴,尤其留戀。除夕這天,村裡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著第二天的過大年,進行最後的準備。

第一項工作,首先是清掃衛生。室內室外,都要徹底打掃一遍,就是平時很少光顧的牆旮旯,也要認真清掃。俗語說,柴有柴樣,炭有炭樣;清水灑街,黃土墊圈;院裡院外,喜氣洋洋。大部分人家,還要把院裡的垃圾雜物,以及廁所裡的糞便,都要清理出去。

把院打掃乾淨之後,然後是安置神位,村裡人習慣把各路神仙統稱為“爺爺”。村裡人認為,春節凌晨,上天諸位神靈都要降臨人間,與民同樂,與民同慶。村裡人一般請得神仙有:財神爺、灶君爺、土地爺、天地爺。木匠人家還請魯班爺,讀書人家還請文昌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