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鎮的西瓜和冰茶。李妃望著那邊的小公主,不無憂慮地嘆道:“妹妹,這大熱天的,一連試了十幾個奶孃了,這孩子一直都不肯吃,可如何是好?” 迦羅啜了兩口冰茶,望著一臉愁相的李妃,驀地記起:當年四姐嫁到唐國公李昺府上之後,多年未有子嗣。後來姐夫的一位侍妾生下一子名叫李淵,奉命過嗣給四姐哺養。四姐不想淵兒再親近那位侍妾,抱到身邊後,當時便思量著給淵兒找個奶孃。當時唐國公府內的雜戶僕婦中雖也有幾個剛剛生了孩子、正在哺乳的婦人,淵兒卻也是不肯吃,於是日夜哭鬧不休。後來姐夫令屬下在封邑之地貼出露布,結果一下子來了二三十個年輕的乳婦,末了終算從中找到一位淵兒肯認從的乳孃。 聽迦羅說了此事,李妃笑道:“這倒是個法子。回頭我和陛下商議一下。” 閒話中,兩人再次提起兒女的親事。李妃道:“前段日子陛下心情好,我乘勢又提了兩個孩子的婚事。陛下說,待和朝中幾位大臣們商量後再定。” 獨孤迦羅微微一笑:“有勞姐姐費心了!” 這時,亭外傳來了一串鳥的啼聲和宮人的笑聲。李娘娘轉過臉去,望著小公主和哄公主開心的幾位宮人,心下卻兀自思量:自己雖是南梁王公之後,卻因當年國破城陷而淪為罪奴之身。後來,因為陛下的格外厚恩,終於被晉封為妃。然而,儘管風風雨雨多年小心的服侍陛下,並實際掌領後宮十幾年,又為陛下生下了兩子一女,也儘管大周的皇后位置一直虛設著,她卻不敢指望自己能有冊後的一天。&nbsp&nbsp'返回目錄'&nbsp&nbsp

少林方丈(第七章)(2)

這裡有兩個原故:一是當年太祖在世時,曾為陛下聘有正妻的:比陛下整整小了十八歲的突厥大汗的阿史那公主。只因突厥公主當時才兩三歲,所以兩國當時約定:等公主及笄後再行迎娶。前年,阿史那公主年滿十六,陛下便派王公大臣一路北上、迎娶阿史那公主迴歸中夏。 孰知,突厥突然反悔,三年來始終不允婚嫁。 為了大周北境安寧,更為了實現自己一統天下的雄圖大業,陛下鐵定了心:三年裡,無論突厥如何羞辱拒絕,他接連派了好幾撥的王公大臣,帶著迎娶皇后的全副儀仗和衛士宮人,千里迢迢一趟又一趟地往返於兩國之間,決計不達目的不罷休。 李妃明白:即令沒有與突厥的聯姻,無論按陛下的雄心或是個性,也無論是按大周的律令,陛下即令再怎麼寵愛自己,為了實現他最終的雄圖大業,他是寧可另擇別國公主,也決不會冊定出身罪俘之女的自己為大周皇后的。 李妃因此暗暗發誓:一定要為自己的兒子魯王宇文贇爭得太子的位置! 只要魯王能被冊為太子,即使自己不能被冊為皇后,有朝一日兒子承了大位,母以子貴,自己理所當然地會被冊為皇太后的。 李妃私下斟酌:陛下其它幾個兒子多在幼年,魯王是陛下的長子,除了生母出身南朝罪俘之後這個忌諱之外,魯王應該是最有希望被立為太子的。 眼下,她能做的就是先為魯王選一個孃家勢力較強的王妃。當她提出欲聘楊麗華為魯王妃時,她看出陛下有些動心。透過這點,她有些預感:陛下對立魯王為儲應該是有幾分打算的。 她想,魯王只要能聘定頗有眾勢之威的楊家之女為王妃,無疑等於為他有一天被冊定太子增加了一大幫極有實力的後援。 李妃得知,在大周立儲之事上,大周諸王和朝中幾幫文武大臣爭執得甚是激烈。有人私下認為陛下的帝位是陛下的兩個兄長按嫡庶長幼之序所傳,因而陛下的子嗣如果尚在幼年或是才德稟質不堪大任時,儲君就應當仍舊冊立兄弟諸王。更多的朝臣言說陛下正當壯年,為了朝廷和國家的安寧,理當立子嗣為儲。 如今,滿朝文武眾臣和皇室諸王乃至後宮嬪姬們,私下都在蠢蠢欲動,哪個都希望未來的儲君是與各自利害相關的人。 李妃至今不敢斷定:陛下到底最終會立誰為儲? 自誅除奸相、陛下親政以來,李妃漸漸開始發覺,很多朝廷上的事,陛下眼下已不大肯和她談及了。今非昔比,為人機敏聰慧的李妃自然也懂得“避嫌”二字。 不過,她倒是從獨孤氏那裡得知了不少朝廷內情:比如自陛下親政以來,朝廷大臣中又分為三黨。以齊王、王軌和宇文孝伯為首一黨;以楊堅、竇熾和趙王為首一黨。兩幫朝臣在朝事之議上常常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還有,以尉遲迥為首的尉遲家族自成一黨,可是尉遲家族中因各自與兩幫的姻親連結,也各有親疏遠近。一般的朝國之事上,尉遲家族和兩幫都過得去。逢有大事時,有時會裝聾作啞或是坐山觀虎,有時也不乏來點煽風助火或是擂鼓助陣。 李妃預料到:因利害關係,齊王一黨一定會拚命反對魯王與楊家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