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姐姐,她什麼都心甘情願。
關於相思醉 楚月
寫這本書的時候,感觸頗多。
還沒投稿之前便想寫下,免得到時候統統忘了。
最近在上編劇課程,不知其他同學怎麼想的,楚月純粹是想拓展自己的眼界,而非希冀能朝電影劇本發展,當然了,倘若真能寫出一本曠世鉅作,又有導演喜歡,當然可以嘗試看看羅,不過一切都僅止於想想罷了。
上了幾堂裸,學了不少東西,老師教得真好。
以前總覺得劇情重要,劇情是小說的最大元素,然而在上了編劇課以後,才明白真正主導一本小說的是主角的性格,正如我們所說一個人的個性會決定他的命運,主角的性格自然也會決定這個故事的走向,無論悲喜,都是主角一手主導。
所以,楚月開始去研究每個角色的性格,即使善良也有分真正善良、五分善良、八分善良以及表裡不一的善良,依照程度不同,主角就會鋪陳出不同的劇情,因為主角會有其思考、行為,劇情當然不盡相同。
其實從以前楚月就喜歡在主角的背景下功夫,現在更喜歡研究人物個性,因為個性不同,不同的時間就會說出不同的話來,而不同的話又會促成不同的劇情,因此現在楚月在想大綱的時候,多半隻有開場以及結尾,剩下的,真的交給主角與配角們去盡情發揮了。
這本《相思醉》是老梗。很老梗的劇情,但楚月還是決定動筆想嘗試。
因為是老梗,在下手開稿前,想了整整一個月,希望能注入新的創意,但前思後想,或許是實力不夠,想了好幾個版本,甚至還想過女主角突然發現自己根本不愛男主角便遠走高飛,但這樣寫了還算愛情小說嗎?最後只得決定追尋老梗的腳步,勾勒出深情的作品。
在男主角要愛上女主角的心境轉折上,其實沒有太過強烈的表現,畢竟男主角不是那種性格的人,他只是愛嫉妒了點。而且,當初他愛上女主角姐姐的時候憑藉的就是一份感覺,那麼當他愛上女主角時為何不能比照?
為何非要女主角掏心掏肺才能受到注意?為何非要他徹底瞭解女主角對自己有多好才會愛上?為何就不能是單純地也是受到吸引?
在這點上,楚月並沒有太深入強調女主角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又付出多少才得到男主角的愛情。有時候吸引也是一種“感覺”而已,並不是說誰做得多就一定能感動對方,無法受吸引,即使對方做得再好,也僅是一句感謝而已,不是嗎?
而女主角的抉擇也是因她個性量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