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時代,無處不在的資訊就如歷史上出現過的洪水、雷電一樣,如果不能夠自如地應用,就會給人們生活帶來許多汙染和混亂,洪水需要水道、水壩,電需要電網、開關。同樣,資訊也是需要開關的,否則氾濫的資訊就會給人類社會帶來非常大的混亂。我記得在《數字化生存》這本書中,有一個詞叫“鉛傘”,實際上就是資訊時代的開關。
資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在這樣的時代,人無疑需要智力的增長。但是,更加不能忽略的是精神和靈魂的成長。智力的增長一定是在學習和思考中逐步進行的,而精神和靈魂的成長一定是在冥想中進行的。資訊無孔不入,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在冥想中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當然,各種信仰對冥想的叫法都不一樣,有的叫“靜心”,有的叫“冥想”,禪宗中還有個叫法叫“打七”。人只有每過一段時間就給自己一次冥想的時間,有一段靜心的時間,人才會變得不浮躁,不會在泛濫的資訊中迷失方向,才能安靜下來。
“冥想”不一定是一個人面壁,在一個小型會議的間歇,也可以有一個短暫的冥想。當然,一個高質量的會議應該是大家暢所欲言和交流思想的時候,在這樣的時候既能夠使人們的智力增長,讓大家的思想相聚。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越來越多的會議上,大家已無法集中精神、聚精會神地去思考一個問題,去討論一個問題。會場上,每人手裡都開著手機,都在發著手機簡訊,這樣的會議是沒有質量的,是很難讓自己和別人進行思想交流的,這樣也就很難真正、根本地去解決每一個需要解決問題。所以,在資訊時代我們能不能對我們的生活設計一個“鉛傘”,能不能在開會時關上手機,就如同給我們的電流裝上開關一樣,這樣才能有效利用資訊的同時,又不會讓資訊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更多的汙染和混亂。
評論///
莎嘉佳美
/// 2006/01/19 /// 11:38:59
冥想和禪宗的“禪七”是不一樣的。冥想是讓“想”進入冥的狀態,而禪宗是佛陀開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注重見性。這個有意思的例子是《楞嚴經》中阿難和佛陀的對話。冥想是一種“識心”,而佛陀就是為了破除阿難的,讓他真正看到自己本來具有的清淨自性而給他的不斷開示。
迴歸本源
/// 2006/01/19 /// 17:30:45
從一個人學會或懂得“冥想”開始,就註定了他一生將會是“不平凡”的有價值的一生。尤其是在人生中將影響你一生命運的每一個拐點,如學生時代的中學、大學;畢業後的第一次獨立就業;第一次初戀,第一次婚姻,第一次創業的失敗……
從天真到成熟到睿智,直到人生的大智都必須要經過冥想的,有錢了並不一定是人生中真正意義的成功,財富一定是多方面的……
從基督教,到佛教,再到道教,以及佛道合一的中國古代輝煌史,其最終的冥想都是統一的。
我來自孔孟的故鄉,但七年北京的創業生涯中的冥想,讓我現在才從一次次創業和做人做事的“冥想”中,深知孔孟思想的博大和可貴,才深知現在的中國應真正從高層經濟中體會“誠信”的真諦和市場經濟以及社會主義最終的夢想根源,其實還是迴歸人的本源,而這種本源並非“惡”,而是精神財富的最高境界……
感謝鄉下人
//blog。sina。/u/4679dbbf010000tl
有一天,北京城裡氣溫高達40度,在空調房裡都感到燥熱。中午時分我去了工地,工人仍在露天的陽光下幹活。施工單位的專案經理見到我,仍同以前一樣,首先告訴我的就是進度和質量,但今天,我似乎不關心這些問題了。工程進度提前了,我心裡卻沒有一點輕鬆的感覺,反而像有一塊大石頭壓在我的心頭。我告訴他:“讓工人中午多休息一會兒,天太熱了。”他告訴我說:“現在不搶在前面,等到冬天來了,工程進度就慢了,質量也無法保證。”我說:“天太熱了,如果真是拖了工期,我向客戶來解釋。如果解釋不通,讓客戶來罰我們。無論如何中午最熱的時候,不要再幹了。”晚上出了辦公室,迎面一股熱浪撲來。我又去了工地。一部分工人在幹活,另一部分工人在工棚裡熱得沒辦法睡覺。上千人同一裝束,每人穿一條褲衩,在水泥地上,有人在抽菸,有人在打牌,也有人已經睡著了。城裡人在埋怨下崗,現代城為社會創造了幾千個就業機會,但我相信這一堆人裡沒有一個城裡人。在建設一號樓時,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