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參與狩獵日韓財團,必定離不開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資金的監控。而亞洲金融風暴導致東亞金融市場瞬息萬變,楊星當然要和這位新任處長大人聯絡好感情,以便及時雙向調動大額的資金。
這是涉及到他切實利益的事情,加上楊星已經請得程滄海和軍方等尚方寶劍,鄭飛龍想了一下覺得風險不大點頭同意了,還答應了為楊星繼續遊說人民銀行放行星富投資收購深發展和平安保險。畢竟歷屆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局長都身兼人民銀行副行長職務,大家也算同一個衙門的,說起情來也方便些。
既然有了準備開戰的決心,選擇合適的目標就是頭等大事,它既要有中星國際旗下企業急需的技術和人才,又要是在財團內部日暮途窮被放棄了,並不好找。對於大財團的核心企業楊星儘管垂涎三尺還是暫時熄了念頭。雖說韓國三星欠債高達200億美元,日本三井財團旗下的夏普的液晶面板技術世界第一,楊星也只有幹看著它們吞口水而已。
談到這裡,大家都看著手裡星斗研究院聯合各位星字頭企業提出的收購物件清單,互相也交流著各自的看法,最後看著楊星拍板。楊星抽出一支記號筆在“山一證券”的名字下重重的畫了一道,大家不禁都抽了口涼氣。
第一部 初出茅廬 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一證券
香港百富勤曾經最愛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他們是整個亞洲地區除日本外最大的獨立投資銀行,潛臺詞就是如果包括日本的投行的話他們的位置會跌出前五名。(起航小說~網看小說)這時候雖然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泡沫經濟的拖累,日本經濟仍是世界第二,日本的金融機構依然是亞洲頂尖的。
作為日本第四大證券公司(根據各地的叫法,投資公司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被稱為投資銀行,內地和臺灣一般叫做投資公司,日本叫做證券公司,實際業務要比內地香港等地的證券公司業務範圍廣),山一證券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歲月。公司建立於1897年,到今年剛好是創業100週年,主要經營股票和債券業務。第一大證券公司,只是從92年起,它就開始出現虧損赤字,此後每況愈下,到今年3月年終結算時,出現赤字1647億日元(約為13億美元)。
屋漏偏遭連夜雨,今年7月,東京地方檢察院發現該公司向黑社會組織“總會屋”非法提供資金。隨即,特別搜查本部對山一證券進行了強制性搜查,並逮捕了該公司的社長三本,其他公司領導共11人也被迫引咎辭職。11月日本大藏省(財政部)對外又宣佈,發現山一證券公司有2600億日元帳外債券,這說明山一證券不單是負債累累,它還存在違法行為,故意隱瞞了部分債務,存在賬簿上無法看到的“簿外債務”,這頓時讓它的名譽掃地。
截止到楊星在它的名字上畫上黑線時,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公司已宣佈,山一證券的債券無信譽,這標誌著山一證券背後最大的支援銀行富士銀行也即將離他而去了。作為日本六大財團之一的芙蓉財團中核心金融機構,山一證券的下場已經很明顯,日本國內外的多家金融媒體都在猜測它可能會在這個月裡宣佈倒閉。
如果山一證券倒閉,那這家擁有股東資金4313億日元;替顧客保管資產23。96萬億日元;總資產為5萬7084億日元,同時擁有118個分支機構和營業部,在33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公司破產案,將會是日本戰後最大的一宗破產案,足以震驚日本列島。也將是今年亞洲最大的一家破產企業,對於已經風雨飄搖的亞洲各國企業心理上的打擊可想而知。楊星居然挑上它作為第一個收購物件,大家都不禁想開啟他的腦袋,看看裡面是不是都是燒紅的熔漿。
楊星看見大家有些打擊過度的樣子,猛的拍了下手把他們從失魂落魄中驚醒過來。笑嘻嘻的端起桌上快冷了的藍山咖啡愜意的喝了一口,顯然很滿足自己給他們的“驚喜”道:“不用緊張,雖然山一證券號稱負債3。3萬億日元,大概相當於240億美元,不過它本身也有5萬7000多億日元的總資產合計440億美元,不算資不抵債。我這回也只打算收編它設在國外的分支機構,並不打算涉及到它在日本本土的業務,大概只需要一二十億美元就足夠了。”
他話音一落,大家才算緩過氣來,但也為楊星淺描淡寫的把一二十億美元吐出口感到氣憤,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大家拼死拼活的到香港籌錢,也不過湊到了30多億美元,就算這次趁亞洲金融風暴的機會,楊星大肆在泰銖、印尼盾等外匯市場上撈取超額利潤,也不過才進賬20億美元左右,他張口就是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