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裴清殊登基一年之後,老百姓們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從前相比有所提高。
尤其是最底層、沒有私有土地的農民,過去他們不得不為地主、士紳耕種土地,替一些奸商和貪官分擔沉重的賦稅不說,他們辛苦了一年,很多時候所能得到的糧食都沒辦法讓一家人吃飽。
現在他們給朝廷做工、耕種官田。在裴清殊嚴懲貪官,派出大量監察御史的情況下,這些老百姓們大都按時拿到了糧食和工錢,過上了起碼能夠吃飽穿暖的生活。
由於士紳免田稅額度大幅度下降,前一段時間,大批官員、士紳紛紛將名下的土地轉了出去。
有的是轉回給原本的、實際的土地所有者,有的則是乾脆賣了出去。
裴清殊趁著這個時候,讓朝廷低價回購了一些土地。
還有各地駐軍原本負責耕種的軍田,也都全部收了回來。
不過就算是這樣,截止到雍定元年八月,官田和私田的比例還是一比七,官田遠遠少於私田。
乾元殿裡,閣臣陳起對裴清殊說道:“雖說土地兼併,幾乎可以說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如果財富集中在極少數人的手中,底層貧農無田可種,長期被地主欺壓,勢必會民不聊生,甚至引發暴亂。皇上儘量控制私田,多囤積官田是對的。現在北夏匈奴和東北的遼國一直蠢蠢欲動,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打過來,大齊內部不能再出什麼亂子了。”
其實內政可以改革的地方,還有很多。光是稅收這一塊,商稅上就有很大的改革空間。
但陳起說的沒錯,現在在內政這一塊,裴清殊最大的要求就是一個字:穩。
等先平定了外患之後,裴清殊可以慢慢在內部繼續進行改革。現在的話,他的精力有限,沒有那麼多時間了。
他繼位之初,之所以先進行稅改,主要也是因為沒有錢的話,就沒辦法強軍,沒辦法抗擊外侮。
現在稅制改革初見成效,基本的資金已經到位了,裴清殊的重心就要轉移到強軍上面了。
見裴清殊點頭,一旁的宋池也道:“皇上,陳大人所言極是。為了維護大齊內部的穩定,定期進行戶籍調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臣以為不能再像從前一樣,准許戶籍司每年都照搬前一年的資料了。起碼隔上個三五年左右,就應該像這次一般,進行全國範圍內的人口普查,以防黑戶、逃稅等不法現象。不僅如此,朝廷一旦想要徵兵的話,還能更方便些。”
裴清殊一聽,眼睛就亮了:“雲蛟,你怎麼知道朕想徵兵?”
宋池和陳起對視一眼,前者笑道:“皇上年少有為,打從當初您下令裁軍開始,微臣就覺著,您一定會在裁軍之後再徵兵。現在各地裁軍都已初步完成,皇上也差不多是時候想要徵兵了吧。”
裴清殊笑眯眯地說:“你說的不錯,朕的確是有此想法。”
現在大齊實行的,是徵兵制與募兵制結合的制度。
簡單來說,徵兵制指大齊所有的子民,都有服兵役的義務,必須在國家需要的時候配合參軍。
無論貴賤,十四歲以上的男丁皆有可能被徵兵,只有五十五歲以上者方可免除兵役。
一旦到了戰時,就是婦孺都要參與勞動。
募兵制則是朝廷採用招募的方法,選取一些自願報名參軍之人。
這一制度,減少了農民等不願從軍的老百姓的兵役負擔。
雖說兩種制度同時存在著,不過除非是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朝廷一般都不會強制性徵兵,都是以招募士兵為主的。
自願從軍、透過考核,入伍之後計程車兵,其直系親屬全都可以變為軍籍。
就像考取功名者能夠免稅一樣,軍籍也會減少一定的賦稅要求,只不過沒有士紳的免稅額度那麼高罷了。
但如果是被徵兵入伍計程車兵,本人及其家人依舊是原籍。
所以長久以來,大齊並不是很缺兵員,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從軍的。
不過自打延和二十四年,慶王和曾家造反之後,每年參軍的人數明顯少了許多。
許多人寧可去要飯,也不願意參軍,以免上戰場去“送命”。
現在裴清殊要募兵的話,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陳起和宋池他們雖然早就猜到了裴清殊要募兵,不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他們兩個都是文官,對這方面的事情並不是很懂。
於是裴清殊便召來邵康樂、倪俊逸、趙虎等人,讓他們集思廣益,幫著出出主意。